江苏:泰州市拓展创新民营企业融资渠道
最近泰州市一项调查显示,泰州市民营企业融资渠道正在不断拓宽,全市金融支持民营企业发展的新局面已经初步形成。2005年,该市民营企业累计融资362.03亿元,较年初净增86.58亿元,占当年全市融资总额的62.53%,银行贷款、股市融资、外商投资和典当拍卖四种融资渠道已成为该市民企融资的主要方式。
一、银行贷款成民企融资主渠道。以信贷融资为主体的间接融资仍是民营企业融资的主渠道。2005年末,泰州民营企业向本地银行贷款231亿元,比上年增加37亿元,占全市金融机构贷款总额的51%,增幅占比首次超过50%;向异地银行贷款45.32亿元,同比增加13.6亿元;银行承兑汇票融资42.73亿元,同比增加12亿元,占全市票据融资总额的65%。
二、股市直接融资实现重要突破。去年底,江苏双登集团公司在伦敦交易所上市,募集资金1500万英镑。这是泰州市第一家海外上市公司,此次成功上市,为该集团打开了直接融资渠道,同时为泰州企业走向资本市场提供了宝贵经验。2005年,泰州市民营企业在金融市场上通过发行股票直接融资2.08亿元。
三、积极引进中外战略投资者。一些民营企业为改善股本结构,增强企业活力,纷纷引进中外战略投资者。2005年,全市新批民营企业利用外资项目275个,协议利用外资11.48亿美元,实际利用外资4.5亿美元。2005年末,民营企业累计吸收外商直接投资27.8亿元,同比增加14.77亿元,增长113.35%;以股东借款等外债形式融资8.54亿元,同比净增4.39亿元,增长105.78%。
四、建立健全动产抵(质)押交易变现机制。通过组建典当行、拍卖行以及其它为动产抵(质)押服务的中介机构,帮助金融机构管理、处置抵贷资产。截至2005年末,全市已组建典当行6家,比年初增加2家,累计为民营企业典当资产3亿元,同比增长32%;组建拍卖行12家,比年初增加3家,累计为金融机构拍卖民营企业抵贷资产5亿元。
此外,泰州市有关职能部门出台新政,为民企融资开辟“绿色通道”:一是建立中小企业贷款风险补偿基金,鼓励金融机构采取发票融资、应收账款抵押、动产抵押等方式扩大对中小企业的贷款;二是国土和房产部门为中小企业尤其是乡镇企业获得贷款设立了办理产权证和土地证的“绿色通道”;三是市财政局设立中小企业发展专项资金,对高新技术和自主创新的中小企业实施财政补偿和风险投资。
来源:宿迁市外经贸局综合处 2006-06-11 泰州日报
编辑:中国中小商业企业协会信息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