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探索构建中小企业新担保模式
河北省中小企业占企业总数的九成多,中小企业在融资问题上始终没有摆脱困境。近年来,随着原材料、能源价格、工人薪酬上涨,中小企业的经营成本增加,受当前金融危机的影响,中小企业的生存环境更是雪上加霜。为解决融资难题,河北省各级政府、金融机构以及中小企业、中介机构等等都进行了积极的探索,以期通过不同途径解决融资难问题。
建立健全担保体系,有效解决中小企业担保难问题,无疑是帮助中小企业走出融资困境的一条重要路径。目前,全省绝大部分市县都安排财政资金建立了中小企业信用担保机构,其中一些已经成为或正在成为一些经济区域能够发挥核心作用的担保机构。截至2008年6月底,全省已有各类中小企业担保机构282家,担保资金总额达到79.4亿元。省中小企业担保中心成立 4年来,累计为全省95家中小企业贷款担保158笔,累计担保金额9.5亿元,这95家受保企业新增销售收入 28亿元,新增就业1万多人,新增利润5亿元。
尽管如此,但目前河北省中小企业担保机构仍然存在诸多问题,无法承担中小企业频繁的融资需要。
为迅速做大做强河北担保产业,应当以缓解中小企业融资难为核心,坚持以市场运作为主、政府积极引导、加快发展和规范管理并重的方针,整合中小企业担保资源,强化融资服务,建立动态、可信的优质中小企业信息库,疏通银、保、企信息沟通渠道,形成协调、畅通的担保工作机制。
构建“一体两翼多元”的河北中小企业信用担保体系。即建立以政策性担保为主体,商业性、互助式会员制担保为两翼,逐步实现覆盖全省的省市县担保与再担保、经济性质多元化构架。
省中小企业信用担保体系由政府全资担保机构、政府参股担保机构、互助式会员制担保机构、商业性担保机构和再担保机构组成。政府全资和参股的担保机构属政策性、不以盈利为目的的担保机构;互助式会员制担保机构由会员企业出资组成,是只对会员提供封闭式担保贷款服务的会员制担保机构;商业性担保机构是民间投资组建,以盈利为主要目的的专业担保机构。再担保机构通过与担保机构开展授信再担保、增信再担保、联保再担保和异地互保再担保等再担保业务,增强各类担保机构的融资担保能力,分散和控制信用担保系统风险。
推行互助式会员制担保机构和联保贷款模式。河北省当前正着力打造以政府出资控股和参股的政策性担保机构——— 河北省中小企业担保集团。作为集团的核心企业,省中小企业担保中心的资本金将在目前2亿元的基础上不断增加,到2013年河北省中小企业担保集团不以盈利为目的的政策性担保资金可达到15亿元,加之民营资本,省担保集团的担保资金总额将达到20亿元以上,每年可为全省民营中小企业担保融资100亿元以上。100亿元主要不以盈利为目的的担保融资,将成为缓解河北省中小企业贷款难的重要“蓄水池”。
该中心的建设固然是中小企业担保体系构建的重中之重,但河北省尚未引入“会员制”、“联保贷款”的中小企业信用担保模式,漠视增强民营担保机构资质、激活其闲置资本,忽略挖掘中小企业自身的资金实力,是河北省信用担保体系建设的重大缺憾。这两种担保模式目前已在江浙一带蓬勃发展,对解决中小企业融资难的问题起到了巨大推动作用。
建立和完善中小企业信用体系。河北省要构建信用担保体系和推行互助式会员制担保机构模式、联保贷款模式,经营的是信用,管理的是风险,承担的是责任。因此,搞好担保体系建设的根本还是营造信用环境,提升企业信用意识和信用能力。当务之急,是想方设法完善河北省各级评审机构的职能,推进建设以中小企业为主要对象,以信用记录、信用调查、信用征集、信用评级、信用发布与守信褒扬失信惩戒为主要内容的中小企业信用环境和长效机制。
由中小企业局牵头的信用评价委员会定期对中小企业进行资信评估。通过各级中小企业局将参评条件按照行政区划,由各个地方政府对口部门责令中小企业积极申报需求信息,争取将大多数中小企业纳入评审体系。将征集的信息统一提交各级信用评估委员会,定期评审。
建立中小企业动态信用信息数据库。对所有评定等级的中小企业建立信用信息库,包含中小企业的信用等级、法定代表人、注册资产、经营范围、纳税额度等信息,在河北省商务厅网站和中小企业局网站公布,提供可供查询的开放式渠道。这些信用信息将是企业贷款、单独申请信用担保、成为会员制担保机构的会员、寻找联保伙伴最基本的参考标准。
在信用评价的基础上,形成企业的守信褒扬与失信惩戒机制。对评定的资信优良或者资信低下的企业通过电视、报纸等媒体予以公布。企业的信用与担保机构和银行的业务相衔接,对资信等级高的中小企业,登记审核机构应简化年检手续,逐步实行备案制;担保机构和银行可与之签订合作协议,提供一定的授信额度,在授信范围内简化担保手续和贷款手续。对于失信企业,将其打入各种融资方式的黑名单,并就其失信行为进行相应的法律制裁,使其被市场自动淘汰,或者促其强化信用观念、履约守信。
来源:新华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