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务  创新  协作  规范   |

帮扶中小企业,申城同此凉热



  受人民币升值、能源和原材料价格上涨、国内劳动力成本上升等因素影响,目前沪上企业经营成本不断提高,中小企业发展举步维艰。面对复杂的经济形势,上海市委主要领导多次强调指出,要真心实意,全力支持、帮助有潜力、有增长可能、代表上海产业发展方向的企业发展。

  伴随着一系列鼓励中小企业发展的改革政策出台,从上到下,上海各级政府部门直面民生,积极关心、帮助、支持中小企业发展。众志成城之下,申城,同此凉热。

  有关统计显示,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上海市委书记俞正声书记曾先后7次在各种场合谈到了中小企业发展问题。而另一个被俞正声书记多次提及的问题,也与此相关,而且提到了很多年轻创业者的心坎里——上海为什么出不了”马云”?反思”马云现象”,关注中小企业的上海命运,一度成了萦绕申城的一大主调。中小企业,在跨国企业积聚、集团公司云集的上海滩,历史性地进入焦点视阈。

  今年上半年上海GDP增速10.3%,而全国平均水平为10.4%。这是上海自1992年连续16年保持两位数增长以来,首次落后于全国平均水平。上海慢了,发展遭遇到了一道坎,这是必需也必然要实现的一种跨越。一方面,上海与诸多沿海经济带一样,同处在严峻的外部经济环境中;另一方面,上海独特的发展定位与存在价值,又给自身提出了更高的预期目标。

  在外部经济大环境的重压下,一些高新技术企业在这一轮困难中受到的影响相对较小。原因何在?就在于它们主要依靠技术创新,不是”资金密集型”,也非”资源密集型”,而是靠”智力密集”、靠”头脑风暴”。这让它们异军突起,甚至成为维系当前发展速度的首当其冲的依靠力量。以集成电路行业为例,即便是小型的加工企业,也能实现13%以上的利润率,设计企业的利润就高多了。中国浦东干部学院几乎每月组织一次全国的干部学员来张江园区交流学习,当走访一些小企业时,常会有人惊叹:”这么点地方,这么少的人,一年十几个亿,是怎么赚出来的啊?!”

  困境,往往同时也意味着机遇。在经济形势的困难面前,中小企业当然首先是市场成本的承担者,部分行业准入门槛较高、融资困难、部分行政审批事项规定过细等都成为制约中小企业发展的普遍瓶颈问题。这些问题,就顺理成章地成了上海各级政府部门责无旁贷的攻坚课题。不论是从发展的全局看,还是从民生的角度出发,真心实意地支持企业发展、帮助企业攻坚克难、走出困境,都是当务之急。

  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是中央对上海的要求,是上海实现”四个率先”、走科学发展之路的唯一选择。要实现这一目标,上海只有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自我谋变,采取实实在在的创新措施突破发展瓶颈。同一片蓝天,同一轮考验。市场经济”大浪淘沙”式的甄别、筛选,势必带来企业在竞争中”洗牌”。市场多变,创业不易、守业更难。然而,”沧海横流,方显英雄本色”,在这种度艰克难、避害涉险的境遇中,时代”弄潮儿”才能应运而生。林林总总攻坚克难的故事,解析了当前中小企业经受住考验的大道理。在困难和挑战面前,必须要有自主克难的独立性和迎难而上的高昂士气。

  而不等不靠、主动作为,同样才是推动发展的正道。因为再好的政策,再妙的计谋,也只是”外因”,还需要企业有能力来承接。”打铁要靠自身硬”,这一民间谚语,也印证了”内因”的重要意义。坐享其成,只会自废武工。面对困难,企业要走出困境,根本还在于内动力。

  艰难困苦,玉汝于成。当我们众志成城泅渡这个”冬天”的时候,“春天”已不再遥远。

来源:东方网

主办单位:中国中小商业企业协会 技术支持:北京农商互联科技有限公司
地址:北京市石景山区石景山路甲18号院 联系电话:010-82036381 82036388 82030467 (同传真) 邮 箱:zxsx@zxsx.org
京公安网备案号: 11010202010464 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06029898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