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林市如何发展壮大皮革等中小企业
为打造中小企业名城,2003年以来,玉林市开始实施“振兴工业、服务工业”大会战,建设一批组团式、园区式、生态式、配套式的新型工业园区,工业园区实行的是一区多园的专业发展模式,按产业发展布局划出一定规模的土地作为接纳项目的产业转移园,引导企业有序地落户在各专业园区,形成规模集聚。中小企业在工业园区内享受政府“贴身式”服务和各种优惠政策以及园区内产业链条上的合理分工与合作所带来的各种利益,加速成长。
通过大会战,玉林市先后建起了28个投资环境优越的工业园区。如今,28个园区一年实现工业产值已达上百亿元,占全市工业总产值的约三成。
目前,玉林市重点建设的工业园区(工业集中区)有:玉林市经济开发区、广西玉柴工业园、北流日用陶瓷工业园区、容县侨乡经济开发区等10大园区。
在10大园区建设中,产业定位各具特色,发展规划目标宏伟。如玉林市经济开发区的产业定位为:以健康产业基地为主。“十一五”期间累计建设投资达50亿元,到2010年实现年工业总产值50亿元,税收3亿元,安排就业岗位2万个。规划建设一个居住人口达7.5万人的商住区,与玉林城区联成一体,形成一个功能齐全、配套设施完善、环境优美的玉林市新城区;广西玉柴工业园的产业定位为:以汽车及汽车零配件为主体,打造中国动力城。“十一五”期间计划建设投入100亿元以上,到2010年实现年工业总产值300亿元,税收15亿元。建成一个集生产、流通、休闲、娱乐、生态于一体的配套功能齐全的具有现代气息的玉林新城区。
在玉林经济开发区采访,无论是在燕京啤酒(玉林)有限公司或是旺旺集团,我们所见的都是一派火热的生产场面,各个车间内是一条条现代化的生产线,机器高速运转,这些高新技术企业生产科技含量很高。玉林经济开发区办公室副主任黄典端对我们说:“这些先进企业,连烧锅炉的都是专业对口的大学毕业生。”
“玉博会”把优势落到实处
为打响中小企业品牌,从2004年起,玉林市举办以“中小企业大经济,玉林博览新商机”为主题的中小企业商机博览(中国·玉林),以此拓展和延伸中国—东盟博览会的巨大商机和辐射效应,进而增强城市的产业实力和发展活力。每年一度的玉博会,使得玉林的“请进来”成了一种常态式,吸引了国内外众多商家的目光向此聚集。包括来自东盟、欧美、日本等30多个国家(地区)以及国内各地的宾朋、客商的到来,使得玉博会每届都爆棚。如今,四届玉博会共签订投资合同项目494个,投资总额640.99亿元。
“玉博会”的举办,为玉林推进对外开放提供了一个新平台,并催生了全国最大的日用陶瓷生产出口基地。“玉博会”不仅吸引了来自欧美、日韩、东南亚地区的国家踊跃参展,签订了一大批外资项目,引进了外资和国外先进管理机制。而且“玉博会”还成为打造中小企业的“助推器”,激活了中小企业,使玉林中小企业逐年增加,过去关了门的商铺又重新开张,增加了很多个体工商户。
此外,通过大力培育外向型企业,玉林加速了出口步伐。玉林的一些优势企业借机加快了利用外资和拓展国外市场的步伐。以全国最大日用陶瓷出口企业三环集团为例,通过国际融资,改善技术装备,大力开拓国际市场,出口势头越来越猛;而作为工业排头兵的玉柴,去年成为全球重中型商用车独立生产厂家的最大厂家。
来源:钦州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