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岛中小企业可捆绑融资 “门槛”限制降低
30日,青岛市中小企业发展局推出中小企业捆绑式融资方式,通过多家中小企业打包集体发债的方式,突破一般企业要发行债券,净资产必须高于6000万元人民币的“门槛”限制,实现债券融资。
据了解,根据国家规定的企业发债标准,一般企业要发行债券,净资产必须高于6000万元人民币。这一企业规模门槛,使众多的中小企业失去发债资格。6月末,青岛市中小企业贷款余额1195.8亿元,比年初少增84.7亿元,增幅只有6%,远远低于全市企业贷款19.6%的增幅,中小企业授信户数比年初减少203户,青岛市中小企业融资问题比较严峻。而在政策允许、监管部门认可的范围内,采取多家中小企业打包集体发债的方式,可突破规模限制,实现中小企业的债券融资。
据青岛市中小企业发展局的王勇局长介绍,原材料成本、 资源成本在上升,企业生产环节占用资金比例大幅增加,而人民币升值、成本上升也导致销路不畅,资金回笼又存在困难,资金短缺已经成为青岛中小企业发展面临的矛盾焦点。青岛高新区、崂山、黄岛等科技园区内的一些高新技术企业,有一定的知名度,通过集合发债的可能性较大,集合发债是青岛中小企业改变单一融资渠道的有益尝试。
来源:齐鲁晚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