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务  创新  协作  规范   |

温州中小企业倒闭情况调查



  东部经济看浙江,浙江经济看温州。温州的典型意义不仅在于温州模式,也是当下最具活力的民间投资的晴雨表。

  增长高烧渐退

  4月下旬,浙江省公布了一季度的经济数据,GDP增幅同比回落了2.8个百分点。浙江全省如此,温州情况更严重。仅以温州经济实力最强之一的瑞安市为例,一季度GDP增幅回落4.4个百分点,瑞安还是温州相对较好的,其他如乐清、鹿城、龙湾等相比更糟糕。

  4月底,温州市中小企业协会会长周德文应温州市政府要求,提交了一份他持续一段时间调查企业的一个报告。报告认为,20%的温州中小企业目前已经处于关、停、半停工状态,甚至倒闭。在周德文上呈报告不久,另一份由温州瑞安市经贸委下属的企业家协会持续三个月的调查报告则被紧急送交给瑞安市政府。这份报告的调查可以说是"触目惊心"。

  成本问题

  这份名为《瑞安市实施劳动合同法工业经济形势分析》报告指出,首要的问题是原材料和能源涨价。报告对瑞安9个行业的调查,企业家给出的数据是,能源、原材料普遍提价年平均在10%以上,最高提价在30%以上。而与此同时,产品价格提价幅度不过在3个百分点左右,因此企业的利润空间越来越小,甚至走到零的境地。

  具体来说,其中参与调查的31家企业,在原材料、能源提价方面,2008年比2007年预计要多支出3亿多元。如果2008年按瑞安市890亿工业产值作为基数,原材料能源成本平均按60%计算,即534亿,提价指数按10%平均值,全市企业因原材料和能源价格上涨需多支出5亿元左右。原材料成本之外是宏观调控产生的成本。调查数据显示,2008年宏观调控货币从紧,银行利率指数同比平均超过25%,有的企业反映同比已经超过40%。参与调查的31家企业因利息负担,2008年需多支出3550余万元,其中年利息多达100万元以上的就有长城、云顶、华尔达、金石等13家企业。

  利息之外是人民币升值带来的成本损失。调查显示,2008年人民币兑换美元突破7元后,其中22家出口企业预计同比要损失人民币收益4150万元。

  此外是出口退税。按出口退税平均下降约4个百分点计算,31家企业中涉及17家出口企业,预计减少收入4000余万元。

  最后一块剩余价值骨牌

  如果你周六到任何一家制造业企业,会发现,企业在周末仍然继续高速运转。休息四天还算是好的。一般制造业企业一个月只休息两天。

  魔鬼藏在细节之中。企业运转五天和运转六天,在统计上呈现的直接结果是,后者比前者在工业产值上,将陡增20%。在相当长时间内,这就是中国经济增长和制造业高速增长的一个公开秘密。

  但现在这个月薪模式将被终结。4月底,温州赛纳集团董事长陈则娒向记者称,他们的企业劳动力成本今年将增加40%。新劳动合同法颁布之后,原本在周末工作的时间将被当作加班费两倍计算。比如在此之前,企业的月薪约定的每个月休息2天,那么另外6个法定休息日工作时间这次则被要求按照6×2=12天的加班费计算。这就意味着新劳动合同法实施之后,月薪不变情况下,企业每个月要多支付12天的工资,是标准工作天数20.83天的57.6%之多。

  前述的调查报告估计,企业每个月因此要支付给每个员工的工资要增加400元,一年给员工就多支付高达4800元。8小时之外,很多企业工人会加班至少2个小时,因此如果算上加班费用的增加,按照温州市区和开发区最低小时工资标准分别为7.2元计算,相比《新劳动合同法》实施之前,一个员工企业一年至少要多支付1728元,而这使得企业的利润空间得到了极大的压缩。

  两者相加,企业至少"损失"了以前可以从工人身上获得6528元 4800元

  1728元 的利润。

  这是一组"触目惊心"的数字。如果说新《劳动合同法》合情合理的话,那么上述企业劳动成本的增加则从侧面印证了中小企业的生存和发展的秘密:这既是中小企业最后的一块剩余价值。又何曾不是中国经济增长的魔方?

  减税正当时

  一系列的成本问题勾连的是企业家的信心指数。4月底,浙江省统计局副局长王杰表示,浙江省一季度企业家信心指数和企业景气指数比去年四季度下降9.9和15.2点,更是比去年同期下降13.9和15.6点。

  对付成本问题,此前一直是温州中小企业家得心应手的本领。"去年我们就把结算货币改成欧元了,要不然今年亏损是一定的。"温州最大的制鞋企业之一的赛纳集团董事长陈则娒告诉记者。但企业微观的紧急行动仍然跑不过宏观紧缩政策的出台。一个简单的例子是,两税合并之后,虽然所得税比以前有所下降,但是政府的相应措施更快,"两税合并前,我们还可以享受固定资产投资方面的减免税,但现在这项优惠在两税合并之后已经没有了。"陈则娒苦笑道。

  "迟早要实现劳动法,工资高、后勤好、环境好、家属得到安排,越来越人性化发展,这肯定是好事,但企业和员工增加福利支出的同时,政府是不是也要有配套措施呢?"问题浅显,但已经是中小企业主们共同的感受。

  减税已经成为挽救中小企业边缘行走的主要配套措施。在我国,民营企业的增值税的税率偏高是难以回避的现状,外资企业和国内大型企业优惠待遇多,而中小企业优惠少。如果再算上民营企业税前扣除项目少和经济效益低,根据量能负担的原则,更显得中小企业税收负担重。

  在新劳动法实施之际,"减税正当时"。深圳外商投资企业协会秘书长王川流这样告诉记者。

来源:新华报业网

主办单位:中国中小商业企业协会 技术支持:北京农商互联科技有限公司
地址:北京市石景山区石景山路甲18号院 联系电话:010-82036381 82036388 82030467 (同传真) 邮 箱:zxsx@zxsx.org
京公安网备案号: 11010202010464 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06029898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