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糖酒商品交易中心常年展中国国际糖酒产业聚集园区暨总部基地项目总体规划
第一部分 项目概况
中国国际糖酒产业聚集园区暨总部基地(以下简称本项目)由中国商业联合会、中国中小商业企业协会、全国糖酒行业管理办公室、上海市嘉定区人民政府主办,由中国糖酒进出口经济发展集团有限公司、上海市嘉定区南翔镇人民政府、上海南翔现代企业园联合承办并组建的目前国内规模最大、档次最高的糖酒产业聚集园区。
本项目总规划占地面积860亩,总规划建筑面积50万平方米,其中中国糖酒产业总部基地占地面积650亩,规划建筑面积38万平方米;中国国际糖酒产业聚集园区占地面积210亩,规划建筑面积12万平方米。本项目经营范围包括糖、酒、茶、饮料、食品等五大类商品,涵盖生产资料、原辅料、包装及设计、设备设施,物流装备五大领域,集展览展示、交易、调剂、科技研发、物流配送、信息服务、金融服务、国际贸易、进出口保税区、委托加工、电子商务、文化创意、品牌推广、学术交流、技术培训、旅游休闲等十六大功能于一体。
中国国际糖酒产业聚集园区暨总部基地将打造成为我国糖酒行业国内和国际贸易平台,国际化信息服务平台,构建成中国糖酒产业链式发展的新型商业会展模式。
本项目一期建筑面积为15万平方米,将建立起进行各类酒产品及原料、生产设备、包装、技术的展览展示、交流、交易和物流配送及酒业科技研发、网络服务、品牌推广、新闻信息发布、会展等公共信息服务平台,计划利用上海市南翔高科技经济园区和上海市南翔现代企业园区现有商业设施进行运营。
本项目二期规划建筑面积为10万平方米,将建成糖、茶、饮料、食品展览展示、交易、物流装备产业基地及中国糖酒产业总部基地,计划利用上海南翔现代企业园区规划在建商业设施进行运营。
本项目三期规划建筑面积为25万平方米,将建成中外名酒进出口加工灌装基地、保税区、酒业物资装备及加工储运中心,同时建成包括世界(中国)酒文化博览园、中国酒业人才技术培训中心、中国糖酒科技大厦、中酒宾馆、商务服务基地及中国糖酒业进出口贸易总部基地。本项目三期将利用上海南翔现代企业园区规划商业用地进行建设和运营。
中国国际糖酒产业聚集园区暨总部基地全部建成后,将成为我国的全国糖酒行业综合服务中心和国内外糖酒行业产品、资源与服务的集中展示园区,以及国际糖酒贸易产业信息服务平台和生产加工基地,将全面推动我国糖酒行业产业链的发展,有效地规范市场经济行为;同时将全面拉动上海地区经济发展,带动金融业、地产业、餐饮服务业、旅游业、交通通讯、国际贸易、仓储物流和创意文化产业等各行业的发展。
本项目一、二、三期总投入资金20亿元,建成后入住人口将达2万,年客流量预计将达50万人次,年交易额预计为50亿元人民币(每年将以8%-10%的速度递增),预计实现税收总额可达5亿元人民币,带动相关产业收入10亿元人民币。
上海南翔高科技经济园区位于长江三角洲平原,上海市西北部,北接黄浦江,南向杭州湾,地处上海嘉定工业园区、上海宝山城市工业园区、上海普陀工业园区、上海综合物流园区、上海创意文化信息产业园、虹桥航空港、上海张华浜集装箱码头组成的上海现代生产性服务业产业带的中心位置,高速公路、环城铁路四通八达,拥有优越的区位优势,同时具有土地、基础设施和人才优势。
全球经济一体化为上海南翔高科技经济园区参与产业垂直分工提供了区域和空间。上海市对郊区规划职能的,为园区的发展明确了功能定位,园区将在扩充上海市国际化大都市功能中发挥重要作用,同时不断地增强承接国内外生产、加工、服务和贸易等经济要素流入的能力。2010年世博会的召开,为园区调整产业结构,全面发展旅游、会展、商贸、物流、国际贸易和总部基地等现代服务业带来了历史性的机遇。
一、三元交通体系,构建财富奔腾网络
1、一元区域交通体系:
本项目地处上海市级工业开发区----南翔高科技经济园区中心位置,东临A20外环高速、西靠科盛路、南接丰翔路,北向宝安公路,紧依A30、A11、A12、A5高速,构成“井”字型双向可循环交通网,与贯通市区的主要干道全元对接。
2、二元公共交通体系:
本项目所在地融入了上海市以高速公路、地铁、外环线、城际铁路构成的全方位公共交通体系,依托沪苏浙三地将建成的“长三角一体化高速公路网”,配以北嘉线、上海旅游6号线、虎南线、翔华线、沪唐线等十余条公交线路和轨道交通7号线、11号线,享有国内最完善的公共交通体系。
3、三元辐射交通体系:
本项目距市中心18公里,距虹桥国际机场12公里,距全国最大的港口—上海张华浜集装箱码头18公里,紧靠华东地区最大的铁路编组站—南翔站和上海市第三大直通长江口的内河航线—蕴藻浜大河,距沪宁高速公路10公里,距上海外环线仅1公里。五大交通辐射体系立体化、多元化支持国内、国际客流、商流、物流聚合。
二、三重经济商圈,汇聚财富喷薄动力
上海市嘉定区南翔镇是上海四大历史文明古镇之一,具有1500年的历史。南翔镇位于上海市西北部、地处上海嘉定工业园区商圈、上海国际进出口贸易商圈和长三角大经济圈的核心位置,三大经济圈磁力交汇,形成上海新商业经济时代的枢纽板块。
三、三维群落一体,创造财富增值空间
本项目地处上海市西北经济发展区域核心位置,西接江苏太仓、昆山国家级经济开发区,东接宝山、普陀工业园区,其30公里半径内汇聚了数百座大型成熟社区和商业网点,是上海市中高档社区的集合地,这里汇聚了300万高端收入人群,人均年收入在3000美元以上,是上海市最具代表性的主流消费群体的聚集地;辐射区域内包括三十多个上海市市级经济开发区,上千亿资金的投入,数百万平方米商业配套设施的建设和几十平方公里服务经济产业园区的开发,使这里成为上海市最大的商业经济群落荟萃地,西北经济区日车流量可达100万辆以上,日均客流量达200万人以上,是上海市车流和客流集中的繁华区域。社区群落、商业群落、客流群落三位一体,成就上海市商业圣地,创造上海未来经济发展新景观,拥有无限的财富增长空间。
一、打造中国糖酒业总部基地;
二、创建亚洲地区最大的糖酒产业聚集园区;
三、构建全球糖酒业产品国际贸易网络平台;
四、树立中国糖酒业股市(期货)风向标;
五、建立中国(世界)糖酒类产品品牌推广服务中心;
六、创建中国(世界)酒文化创意产业基地;
七、搭建国际糖酒业进出口贸易平台;
八、打造中国(世界)糖酒业及酒文化产业永不落幕的博览会;
九、创建中国糖酒业经济发展基金;
十、建设中国糖酒业知名品牌孵化基地;
十一、建立中国糖酒业技术人才培训基地;
十二、建设中国糖酒业科技研发基地。
一、本项目一期(总建筑面积为15万平方米)共分六大主题区域,职能化构建现代产业聚集园区
1、中国国际糖酒进出口展示和销售基地(建筑面积为2万平方米):展示和销售涵盖国际和国内数百个厂家、上千个品牌、数以万计的白酒、啤酒、红酒、黄酒、保健酒产品,宣传其历史、文化和工艺。其中:进口大厅以国家为区域划分单位,出口大厅以省份为区域划分单位。
2、中国酒业生产资料采购中心(建筑面积为3万平方米):展销与酒类酿造相关的各种粮食原料,包括谷类、薯类、豆类和果类,展销各种药材等辅料。
3、中国酒业原酒供应基地(建筑面积为2万平方米):汇聚了酱香型、浓香型、清香型及葡萄原浆等各种基酒、原浆酒、调味酒、酒曲、酒花和酵母等。
4、中国酒业包装设计中心(建筑面积为3万平方米):包括包装设计、印刷、包装制作、包装物生产(瓶、盖)和包装设备等各类企业。
5、中国酒业生产设备供应调剂中心(建筑面积为4万平方米):进行各类酒业生产、加工、储运设备设施及新旧设备调剂。
6、中国糖酒服务中心(建筑面积为1万平方米):建立园区和基地局域网、电子商城、糖酒商品远程交易平台、中国酒业股市与公共信息服务平台、糖酒科技研发中心、行政服务大厅、进出口商务服务大厅、餐饮、购物超市、银行、邮局等生活配套服务设施。
二、本项目二期(规划总建筑面积为10万平方米)共分两大区域
1、中国糖酒产业总部基地:8万平方米;
2、中国糖酒行业创意文化产业信息服务基地:2万平方米。
三、本项目三期(规划总建筑面积为25万平方米)共分六大区域
1、中国糖酒科技大厦(3万平方米)用于酒业科技研发、世界著名酒商或酒厂驻中国总代表机构、全球糖酒产品贸易网络平台、酒业“股市”交易平台、区内局域网络平台建设、酒业品牌建设、品牌推广、商讯服务、营销宣传中心、投资策划、金融信贷、各类交易调剂公司、销售公司、OEM企业办公区。计划入驻单位为世界著名酒商或酒厂驻中国总代表机构100家,网络公司10家,广告公司5家(电视、报纸、杂志、电台、户外、车体广告),策划公司5家(形象设计、品牌推广、大型活动),拍卖公司1家,信托公司1家,投资管理公司8家;
2、中酒宾馆(3万平方米)用于宾馆、住宿、休闲、娱乐和会务配套服务;
3、中国酒业进出口加工灌装基地(2万平方米);
4、中国酒业技术培训中心(8万平方米);
5、中酒商务公寓(5万平方米);
6、中糖商务服务基地(4万平方米)。
中国国际糖酒产业聚集园区暨总部基地拥有“十大服务体系”:
一、为各种酒类产品建立灌装基地,向入驻企业产品进出口提供商品灌装服务,同时还提供设计包装、仓储物流、国际贸易、国内国际经销代理等全方位服务。
二、为入驻本项目的各类生产和加工企业提供科技研发与生产经营指导、信息服务、网上交易、品牌推广和网络建设等多方面的服务。
三、将依托中国商业联合会、中国中小商业企业协会、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中国轻工业联合会、中国酿酒工业协会、中国食品工业协会等主承协办及支持单位,定期组织国内外各种形式的酒业名品推介会、展览会、订货会、博览会、国际糖酒行业高峰论坛和学术研讨会,为促进入驻企业糖酒产品销售,提高其品牌知名度和市场占有率提供营销策划服务和宣传推广平台。
四、工商、税务、公安、海关、银行、保险和车管等部门进驻园区,为入驻企业进行一站式审定,提供“一条龙”服务,金融机构对入驻企业在开户、结算、贷款申请等方面实行就近报送,使入驻企业无后顾之忧。
五、建立市场准入、准出机制,建立全国糖酒商品展示园区专属防伪体系和二次免检职能。由国家质检、技术监督、卫生防疫部门对入驻企业进行统一的一次产品质量检测,凡达到国家标准和相关国际标准的产品方可进入园区进行展示和交易,园区将为入驻企业建立专有防伪体系,凡带有园区防伪标识的产品在国内各地区销售均可享受二次免检。
六、建立文化旅游体系,同国家旅游总局及各大旅行社建立中国特色酒文化旅游定点服务单位合作体系,定期组织国内、国际相关旅游团队参观旅游。
七、建立中国(世界)酒文化创意文化产业基地,创办园区专属的中国糖酒行业杂志、报纸和网站,宣传推广企业品牌,整合行业资源。建立中国(世界)酒文化博物馆,展示各国家各民族不同风格的酒文化、历史和工艺,开发与中国酒文化历史相关的影视、图书、音像产品。向上海市委、市政府申报创意文化产业基地。
八、建立中国糖酒业经济发展基金,同银行、基金公司、信托公司等金融部门联合成立中国糖酒业经济发展基金,为中小企业产品开发、国际贸易、技术改造、设备更新、原辅料供应和生产加工等提供中短期及长期资金信贷支持。
九、建立中国糖酒行业产销联合体,为加盟企业提供原材料采购、生产加工、市场开发、仓储物流、资金结算、品牌推广、进出口贸易等一体化服务体系。
十、为加盟企业提供战略发展和专业技术培训:
1、与中国科学院、国家行政学院、中国发展战略研究会、中国微生物发酵研究所、清华大学、英国剑桥大学合作,实施国家级企业高级职业领导人培训计划,为中国糖酒行业企业领导提供战略管理、组织行为与变革、人力资源管理、资本运营、品牌营销等方面的培训;
2、定期引进和组织高端的经济和学术交流会议;
3、定期举办总裁商务交流活动,为入驻企业的决策层提供交流平台;
4、定期为企业员工组织专业讲座和技术培训。
(一)中国国际糖酒产业聚集园区自由贸易区功能说明
1、国际酒业展览,作为促进自由贸易区内外交流沟通进而发展国际贸易的国际平台
2、酒业国际贸易是自由贸易区的主体功能,
3、酒业出口加工是自由贸易区主题功能的延伸
4、促进资金、人才及技术的加速流动
5、形成围绕糖酒主业的高速国际物流通道
(二)根据自由贸易区的特点制订相关政策
自由贸易区是一个关税、进出口许口证和配额均可豁免的特殊区域。设立自由贸易区的主要目的,是为了避免由于关税和繁琐的海关手续所造成的贸易障碍,以增强设区国的国际竞争力,发展外向型经济,增加就业等等。自由贸易区“境内关外”的特征,决定了自由贸易区的的管理政策应在“一线放开、二线管住、区内不干预”的总原则下,实施:
1、出口退税政策
国内货物进入自由贸易区视同出口,享受退税的货物,凭出口报关单、外汇核销单、增值税发票等单据即可办理出口退税手段,不必等到货物离境时办理。
2、进出口贸易经营权
1)进出口贸易经营
赋予保税区内企业进出口经营权,放开区内加工企业的进出口经营权,允许外资贸易公司在从事转口贸易的同时有条件地开展国内进出口贸易。
2)服务贸易
在自由贸易区放开服务贸易的审批权限,以国际酒业博览会吸引国际跨国公司和综合商社进驻自由贸易区,推动区内国际租赁、国际航运、国际法律服务、国际商品展示等服务贸易的开展。
金融外汇管理政策。完全放开经常项目下的支付,区内经常项目下货币可自由兑换。在外汇监管方式上,国家外汇管理部门将主要精力集中于对商业银行的监管,由商业银行在为企业办理结售汇的同时,监管企业的外汇业务活动。以促进生产与流通,进出口贸易与转口贸易的结合。
物流行业准入政策。简化在自由贸易区设立物流企业的审批手续,并实行鼓励性政策。允许并鼓励外资进入自由贸易区的物流服务业。
通关、检验手续和运输监管政策。连通自由贸易区和进口港区,实行两区港统一监管,避免二次通关的重复手续。当由于区内企业的简单加工和运输作业而使货物的形态、数量、税号等性质发生改变时,海关在监管中可以有针对性地核对备案记录,不要求必须一致,只要基本对应即可。在仓储展示方面,允许除禁止及限制流通货物以外的商品均可进入保税区仓储、展示,并在有关税、费征收方面给予减免优惠,以区别于口岸和非保税区域。将自由贸易区明确定性为“境内关外”,逐步向“一线放开、二线管住、区内不干预”监管模式过渡。
(三)根据自由贸易区的特点加强管理体制的建设
国际上自由贸易区的管理体制主要有两种类型,即管理公司主管型和政府部门主管型。一般来说,发达国家自由贸易区的管理模式是一种相对弱化的行政管理模式,发展中国家自由贸易区的管理模式是一种相对强化的行政管理模式。而无论何种模式,自由贸易区在管理机制上,应当受国家控制,执行部分政府职能。从我国现有保税区的情况来看,目前所实行的大多是政府部门(管委会)与经济实体(区域经济开发公司)相结合的管理模式:凡涉及到政策制定、规划等的审批、区内协调等事项,采用行政管理程序;而涉及到业务性、经营性等活动,则采用企业运作方式。中国国际糖酒产业聚集园区自由贸易区的管理模式比较易于采用嘉定区政府设立自由贸易区管委会负责行政管理;同时,中国糖酒进出口经济发展集团公司作为该项目开发运营的经济实体负责涉及业务与经营的各项企业化活动。
建立适合自由贸易区功能要求的管理体制,根本的是要走体制创新之路。借鉴国外自由贸易区管理体制的经验,结合我国的具体国情,中国国际糖酒产业聚集园区自由贸易区管理体制应具备如下三个要件:
1、对自由贸易区实施经营、管理的主体应是国有公司。企业运作的模式比较有利于自由贸易区管理机制的效率和效益;
2、公司实行董事会领导下的总经理负责制。董事会成员应包括政府经济等部门的主要官员,以保证国家法律、政府法规在区内的贯彻实施,保证政府对自由贸易区的宏观控制;
3、权威性、高效性、非盈利性应当是自由贸易区管理机构的目标取向,也应当成为评价自由贸易区管理体制的价值尺度。
(四)中国国际糖酒产业聚集园区自由贸易区未来发展要点
1、建立国际物流信息交易系统,构筑和完善以多式联运体系为核心的国际物流高速公路。
2、鼓励自由贸易区内物流企业发展第三方物流,同时吸引航运集团共同建设国际物流园区,为推进国际物流网络的建设提供基础。
3、发挥自由贸易区管委会作用,引进和培养优秀的自由贸易区及现代物流管理人才,进一步营造宽松的政策环境。
4、根据自由贸易区的特点及运营机制,架构海关通关新框架,适应国际物流发展新需要。
(五)出口贸易对接平台
本项目承办单位之一的中国糖酒进出口经济发展集团有限公司已与位于美国洛杉矶的中国产品展销交易中心签订了合作协议,负责组织推荐中国国内200家糖酒企业进驻交易中心进行集中展览展销和文化展示,同时全球大型零售业集团----沃尔玛将首先在美国推出100家连锁超市对参展的中国产品进行网络分销,所有参加沃尔玛销售系统的企业,在其产品交付沃尔玛后,沃尔玛首先将向该企业支付20%的货款,以后每次批结。美国当地政府将为中国参展企业办理工作签证,中国产品展销交易中心定于2008年9至10月开幕,其首期活动主题为“中美酒文化国际博览会”(常年展)。
中国糖酒进出口经济发展集团有限公司将从入驻本项目的企业中评选出100家名优特新企业作为首批进驻美国市场,并为出口企业提供相关代理手续。
一、本项目一期(总建筑面积为15万平方米)共分六大区域:
1、中国国际糖酒进出口展示销售基地(建筑面积为2万平方米),从事白酒、啤酒、黄酒、保健酒、红酒和饮料的生产和经营,计划引进400家厂商,其中白酒厂商200家、啤酒厂商20家、黄酒厂商20家、保健酒厂商50家、红酒厂商50家和饮料厂商60家;
2、中国酒业生产资料采购中心(建筑面积为3万平方米),从事稻谷、大麦、小麦、高粱、玉米、豆类、薯类、葡萄、果类、植物类、麦芽、酒曲、酒花、酵母和药材等经营。计划面向相关生产加工企业和产销地公司,引进120家厂商,其中60家原料类厂商,60家辅料类厂商;
3、中国酒业生产设备供应调剂中心(建筑面积为4万平方米)从事生产设备----干燥机、离心机、混合机、发酵设备、过滤设备、过滤机、粉碎机、储存设备、检测设备、生产材料、仓储物流设备----输送、搬运、自动检测、挑选机、分拣机、升降机、起重机、旧设备生产、加工、经营和调剂,计划引进100家厂商;
4、中国酒业包装设计中心(建筑面积为3万平方米),从事贴标机、封口机、印字机、喷码机、裹包捆扎缠绕打包设备、灌装设备、各类酒瓶(玻璃、塑料、陶瓷)、酒盖、包装制品生产加工及配件、包装印刷、加工、包装设计。计划面向渤海湾、长三角、珠三角相关产业聚集区引进包装印刷、加工和设计企业50家,设备和生产厂商50家。
5、中国酒业原酒供应基地(建筑面积为2万平方米),从事各种原浆酒、基酒、调味酒供应。计划面向四川邛崃、贵州茅台镇、山西等原酒基地引进厂商200家。
6、中国酒业服务中心(建筑面积为1万平方米),从事网络服务、政府职能服务、银行、邮局、企业品牌推广、新闻发布和交易中心管理。
二、本项目二期(规划总建筑面积为10万平方米),共分两大区域:
1、中国糖酒产业总部基地(规划建筑面积为8万平方米),将建成糖酒行业各类生产、加工、制造、销售、国际贸易、企业展览、交易、办公、住宿、商务一体化总部。计划引进150家企业;
2、中国糖酒行业创意文化产业信息服务基地(规划建筑面积为2万平方米)计划引进设计、广告、信息服务、报纸、杂志、电子商务等相关配套服务业企业40家。
三、本项目三期(规划总建筑面积为25万平方米),共分六大区域:
1、中国糖酒科技大厦(规划建筑面积为3万平方米),建成用于酒业科技研发、世界世界著名酒商或酒厂驻中国总代表机构中国总代销处、全球贸易网络平台、酒业“股市”交易平台、区内局域网络平台建设、酒业品牌建设、品牌推广、商讯服务、营销宣传中心、投资策划、金融信贷、各类交易调剂公司、销售公司、OEM企业的办公区,计划引进世界名酒驻中国总代销处130家,网络公司10家,广告公司(涉及电视、报纸、杂志、电台、户外和车体等媒体广告)5家,策划公司(涉及形象设计、品牌推广、大型活动)5家,拍卖公司1家,信托公司1家,投资管理公司8家;
2、中外名酒进出口加工灌装基地(附设保税区,规划建筑面积为2万平方米),计划引进生产加工厂20家,引进从事白酒、红酒、饮料、啤酒、保健酒经营的OEM企业30家;
3、中酒宾馆(规划建筑面积为3万平方米),用于配套宾馆、住宿、休闲、娱乐和会务服务;
4、中酒商务公寓(规划建筑面积为5万平方米),由五栋六层公寓楼组成,建成商务公寓100套,用于解决企业人员生活住房、各入驻企业常驻人员居家生活,政府根据优先政策给予注册合作企业、纳税大户、解决当地落户。同时满足国内外相关公司、单位、机构等办公、生活一体化;
5、中酒商务服务基地(规划建筑面积为4万平方米),由作为银行、邮局、餐饮、食堂、商场、超市、休闲娱乐等生活配套服务区的一栋四层综合服务楼和五栋四层宿舍楼组成;
6、中国糖酒行业技术培训中心(规划建筑面积为8万平方米),由两栋教学楼、两栋学生公寓、一栋教师楼组成,用于为加盟企业及全国各地酒类生产经营企业培养机械工程、机械制造、自动化生产、酿造工艺、生物工程、营养工程、企业管理和市场营销等方面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