绵阳市民营经济、中小企业实现“开门红”
一季度,全市民营经济、中小企业呈现良好的发展态势,实现开门红。主要特点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经济总量稳步增长,主要经济指标快速增长
全市民营经济完成增加值90.26亿元,总量居全省第三位;同比增长20.2%,增速列全省第5位;完成工业增加值38.81亿元,同比增长28.5%。
全市规模以上中小工业企业实现工业产值90.22亿元,增长63%;实现工业增加值27.07亿元,增长38.3%。
二、民营经济对全市经济社会发展推动作用明显
一季度,全市民营经济增加值同比增长20.2%,高于全市GDP增速5.6个百分点(全市GDP同比增长14.6%)对GDP增长的贡献率达到68.1%,拉动GDP增长 9.94%。
民营经济占GDP比重达到51.6%,比2007年度的47%提高4.6个百分点。
三、第二产业快速发展,尤其是工业发展较快
从三次产业看,第一产业民营经济增加值17.38亿元,增速10.4%,占全部民营经济增加值19.2%;第二产业民营经济增加值45.03亿元,增速26.3%,占全部民营经济增加值49.89%;二产业中民营工业增加值38.81亿元,增速28.5%,占全部民营经济增加值43%,第三产业民营经济增加值27.85亿元,增速15.9%,占全部民营经济增加值30.86%。
四、各县市区民营经济发展不平衡
一季度,各县市区民营经济都实现了较快的增长,普遍增速达到19%左右。其中:涪城区增速23.5%,游仙区增速21.8%,北川增速20.3%,江油增速20.1%,平武增速19.6%,安县增速18.9%,三台县增速18.6%,盐亭县增速18.3%,梓潼县增速17.9%。
来源:绵阳工商联合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