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企业合力不容小觑 大腕企业不多实力不必高估
房地产行业是一个资金密集型的行业,据有关专家计算,2004年,开发商直接和间接从银行获取的资金占到其运营总资金的80%以上。奉银行为神灵的“传统”,最终导致了现今开发商的资金困境。银行断奶,上市无门,缺钱啊,缺钱,开发商似乎陷入资金困境无法解脱。不过,言及行业“洗牌”,在当下的中国房地产业,这种大规模清洗行动是不可能发生的。
(1)中小企业小而不少,合力不容小觑
目前,中国有房地产企业59000多家,已经上市的大公司大约120家。在全国市场上占据多数席位的,仍然是那些中小企业的集合。房地产产业绑架了中国经济的事实,众人皆知。据透露,目前国内房地产开发企业资产负债率高达72.7%,由此不难想到,这些数量上处于优势地位的中小企业的安危存亡对于国家的金融安全究竟意味着什么。
(2)大腕企业不多也不大,实力不必高估
截至3月30日,42家房地产上市公司已公布的年报显示,2007年的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365.99亿元。万科A、招商地产、金地集团、保利地产四大公司2007年的每股经营性现金流均为负值。更为重要的是,2007年,房地产企业的存货周转率也在降低。冰冷的数字再次表明,这些大腕开发商不过是矮子里边显将军,筷子里边拔旗杆,真正到了行业转折的时候,恐怕是自顾尚且不暇,更遑论有本事大显身手了。
退一步讲,假设洗牌发生了,会幸存120家大企业,那么将意味着平均每家大企业吞并490家中小企业。这一过程,将会消耗大企业多少交易成本?
小企业没有想象的那么弱小,大企业也没有想象的那么强大。多事之秋,个别中小开发商因破产被兼并的事情会时有发生,但短时期内大片死亡大批并购的“洗牌”现象不可能出现。
来源:广州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