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中小企业资金缺口达44%
刘新卫开着长安面包车,顶风冒雪行驶在太原长风大街上,他要去一家酒店宴请朋友。
中专毕业后,刘新卫最初骑着一辆破自行车来省城闯天下,没有几年他就开上了车。在别人看来,一个从农村来的年轻人能混到开车的地步,已经很不错了,刘新卫却没有感到兴奋,甚至还有点惭愧。因为,在他宴请的3名朋友中,一个开的是“福特”,一个开的是“奥迪”,一个开的是“尼桑”。
“我得张嘴从朋友那里融些资,趁着春节前是业务的旺季,赶紧进点货。”做汽配企业七八年了,刘新卫从没向银行贷过一笔款。“汽配生意正常运转至少得50万元,自己七凑八凑不过20万元,所以我的生意不过是维持罢了。其实不是我不想贷,可哪个银行敢贷给我?”谈起中小企业融资,刘新卫有些无奈。
资金如同企业的血液,对企业经营的重要性是不言而喻。离开资金支持,中小企业就仿佛无水之鱼。省中小企业局调查结果显示,融资难、贷款难,成为2007年我省中小企业成长的最大“拦路虎”。据不完全统计,全省中小企业资金缺口达44%,中小企业的短期贷款,更是不到全省金融机构短期贷款总量的两成。
因为从银行难贷到款,民间高息借贷就成为不少中小企业的主要融资渠道。调查显示,我省一些企业民间融资的利率在10%以上,甚至有的高达30%,直接导致了中小企业投资热情的下降,金融风险也随之加大。
不少中小企业主说:“我们不是不想贷,主要是贷款手续太繁琐,又要寻求主管部门担保,民营企业哪有什么主管部门?”
我省的中小企业绝大部分分布在各个县市,目前金融机构在全省县市已萎缩了三成多,有些县只剩下农村信用社了。省建行运城分行一位工作人员告诉记者,现在,运城市在一些县市的建行营业网点已全部撤除,下一步可能还要撤销一些支行呢。
造成中小企业融资难原因何在?省中小企业局办公室一位负责人分析,首先是国家有关宏观环境不够,或者说有了政策但没有落实到位。比如,《中小企业促进法》有了,鼓励非公有经济的发展精神也出台了,但是对于如何支持,却没有具体政策,比如如何财政担保补贴、政策性银行如何信贷支持等等;其次是金融机构观念没有转变,创新品种不能满足市场的需求。现在的一些银行的身份虽然已经转变,但观念依旧,没有认真地研究市场,培育和发展市场观念。第三,许多中小企业通过商业银行进行融资,主要靠信用贷款、担保贷款、抵押贷款等,但对于处于创业起步阶段的很多中小型企业来说,由于存在着企业资产较少、信用度低、经营性风险较大、担保难以落实等问题,银行出于资金安全和赢利状况考虑,往往给中小型企业贷款设置较高的门槛,手续繁杂,或者干脆拒贷,这样一来,中小企业能够贷到手的资金很难填补企业发展的资金缺口。
他说,现在,我国尚无专门为中小企业贷款的金融机构,加之商业银行体制改革后权限上收,以中小企业为放贷对象的基层银行有责无权、有心无力。加上国内多数银行只认可土地、房产等不动产作抵押,中小企业尤其是流通行业的中小企业多为租赁经营,因而无产抵押;中小企业担保机构少,担保品种单一,寻保困难。(张晓华)
来源:三晋都市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