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51311工程 5年内培育1万户以上中小企业
怎样才能改变中小企业规模偏小的状况?昨日,记者从重庆市中小企业局获悉,我市从今年起全面实施“51311”中小企业成长工程,力争在5年时间内培育规模以上成长型中小企业达到1万户,实现销售收入1.1万亿元,占全市非公有制企业收入的68%。
据介绍,“51311”中小企业成长工程,即用5年时间,到2012年培育规模以上成长型中小企业1万户,年销售收入3000万元以上企业3000户,1亿元以上企业1000户,10亿元以上企业100户。
目前,我市中小企业普遍存在着经济总量不足、整体素质不高、区域发展不平衡等问题,资金、技术、人才、资源等因素,依然是制约我市中小企业发展的“拦路虎”。
为此,从今年起,我市把提高企业发展能力摆在了突出位置。据介绍,我市将为企业自主创新搭建平台,努力提高企业自主创新能力,提升自身科技水平,促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实现由“重庆制造”向“重庆创造”的转变。我市将组织专家团“一对一”诊断中小企业技术难题,建立企业技术创新育苗库,并建立企业技术创新研发中心,提升中小企业产品的科技“含金量”和竞争力。同时,我市还将继续为中小企业信息化建设搭建平台,推进中小企业信息化管理。
针对中小企业“融资难”现状,我市将加强信用体系建设,加强银企合作、银保合作,探索建立乡镇银行、乡村银行,整合资金资源,力争在今年内累计担保额突破400亿元,5年内累计担保额突破1000亿元。
围绕“51311”工程,我市还将全面实施“1461”人才发展计划,5年内培养10万名熟悉现代管理知识、具有较强创业创新能力的职业经理人,40万名专业技术人员,60万名高级技能人才,100万名专业从业人员。同时,还将免费培训有志创业者至少2000人,引导公众创业。
此外,我市还将为中小企业提供公共技术支撑和创业支持服务平台,为中小企业提供融资、创业、培训、技术、法律、质量、市场、信息等服务,满足中小企业不同发展阶段的服务需求。
来源:重庆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