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企业:民营医疗机构急需金融助力
摘要:近年来,我国医疗卫生保障体系不断完善,民营医疗机构在其中起到了重要的作用。但是,民营医院也面临很多难题,如资金紧缺、医疗软硬件水平不高等。银联信认为,寻找更丰富的融资渠道,将是必经之道。
随着国民经济的快速发展和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健康的需求也越来越大。从宏观层面来讲,国富民强是社会进步的长期目标。而从微观层面,健康是个人与家庭幸福的基础。可见,完善的医疗卫生保障体系,对于社会发展与稳定都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
但目前我国的医疗资源总量不足、人均医疗占有量少,而且地区分布极不平衡。我国政府近年来也一直在着力解决这个问题。对于那些民营医疗机构来说,如何在资金紧缺、医疗软硬件水平都不高的情况下,把握机遇,实现跨越式发展,成为当前的首要问题。
目前,我国民营医院遭遇的最大困难就是资金问题。
首先,我国大部分医院的资产负债率偏低,平均负债率仅为29.1%,远低于其他行业水平。而在负债结构上,医院负债主要是应付款,其比例高达60%,而其中有90%为占用药商资金。而用于引进优质医疗设备、病房门诊楼改造等方面的负债资金,比例并不算高。
其次,医院的应收账款逐年增多,周转率呈下降态势。医保人群数量的扩大,导致了医院应收款增多和周期拉长。而在应付款上,应付账款周转率呈明显的上升态势。其中药品的平均付款周期由当初的3个月,发展至5个月以上。
最后,医院近年来固定资产规模较大,占总资产的70%,而且增量非常明显,过去几年中,其累计增加额达到医院年收入的20%。医院近年来利润的增长低于收入的增长,也造成了利润率的逐年下降。
另一方面,政府对医院的主要药品、医疗设备检查、医疗耗材等都作了大幅度降价。而在过去,这方面的收入占到总收入的70%左右,与此同时,政府对医院的财政投入增幅微乎其微。
在医院的主要收入来源大幅缩减,而新的收入增长点还不足以弥补缺口的情况下,医院将面临严峻的资金瓶颈问题。甚至导致现金流无法周转,正常经营陷入困境。要解决这些矛盾,对于大多数资金实力并不丰厚的医院来说,寻找更丰富的融资渠道,将是必经之道。
来源:中国金融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