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务  创新  协作  规范   |

民营企业走陕西食品工业之先



  食品业是一个特殊的业态,既与百姓日常生活相关,又和国家整体工业水平、经济水平相关联。食品工业在陕西居于很重要的位置,增长幅度是第一位的。而主要支持起食品工业产业集群的是大量的民营中小企业,可以说,正是这些民营企业的迅猛发展,带动了整个陕西省食品工业的发展,它们对于产业集群的形成功不可没。

  根据陕西省食品协会提供的数据,2006年,陕西省食品工业产值为332.79亿元,其产值规模在陕西仅次于能源化工,由此也可以看出其在国家整体经济成分中的重要性。2006年,陕西省食品工业实现销售收入314亿元,为国家上缴税利57.98亿元。同时,中小企业、乡镇企业快速、健康发展,社会地位不断提高,得益于全社会的支持,目前陕西省中小企业已达到92.4万个,实现增加值609.55亿元,工业增加值330.35亿元;从业人员424万人;全省有63个县(区)实缴税金占县级财政收入的比重超过30%。

  陕西食品工业现状:快速增长的新亮点

  食品工业在陕西居于很重要的位置——在12个工业门类中,食品业增长幅度是第一位的。陕西省食品工业目前以西安、宝鸡、咸阳、渭南等区域为重心,其中又以宝鸡为龙头,西安其次,铜川等地稍差。目前陕西省的食品加工业形成了以关中为主、以陕南陕北两翼为辅的产业格局,截至现在,规模以上食品企业有372家,但是主要支持起产业集群的是大量的民营中小企业,它们的企业数量占了80%以上,创造的产值达到60%以上,可以说,正是这些民营企业的迅猛发展,带动了整个陕西省食品工业的发展,它们对于产业集群的形成功不可没。

  主要有:乳品加工,共有企业89家,规模以上企业32家,年产值35亿元,目前已经形成了以银桥集团为龙头的产业集群;果业加工,陕西省的浓缩果汁加工是全国第一、世界第一,是典型的市场经济、外向型经济,因为每年大部分外销,目前共有17个厂家、34条现代化的生产线,年产能为82万吨,2006年出口35万吨,创汇约为38亿元,以陕西中鲁果汁有限公司、陕西安得利果汁有限公司、陕西海升果业发展股份公司等浓缩汁加工企业为龙头,正在形成产业集群,与乳业的内争不同,果业加工团结一致,行业整体利益一致,省内果汁浓缩加工企业曾经联合就美国指控倾销一事,与其展开诉讼,最后取得了胜利;烟、酒工业,在国家调控下,烟酒制造业呈现平稳状态,与其他类企业有国家扶持不同,其主要靠自身滚动发展,去年酒类产量负增长1.2%,但产值上升,源于结构调整;粮油加工,涉及农业发展,年产值约为40~50亿元,700~1000家企业,年增长幅度30%左右;白酒制造业,以陕西西凤酒股份有限公司、陕西太白酒厂、等白酒制造企业为龙头,开发生产了多种复合香型白酒产品,下一步,将积极推进陕西白酒产业集群发展。

  产业发展集群化:陕西食品业未来之路

  根据陕西省“十一五”规划,预计到2010年,全省国规模以上食品工业总产值达到600亿元,年均增长19.4%,利税总额达到100亿元,年均增长16.14%,增加值达到162亿元,年均增长27%;出口创汇达到5亿美元,年均增长15.28%,50%以上的食品企业技术装备达到国内同行业90年代末专业水平,优秀龙头企业达到100个,产业结构和产品结构进一步优化;形成果业、乳业、白酒业产业集群,创造条件,积极组建果业、乳业和西凤酒三大产业集团。最重要的是,在推动远景规划的时候,陕西省将根据食品业各个门类、各个区域的不同状况,促进产业集群的形成。

  未来陕西省将构建以果疏加工业、乳制品加工业、啤酒制造业等现代食品加工业为主,以独具特色风味的食品加工为辅,以大型规模化的现代食品龙头企业为主体,以小型现代化的传统食品企业为补充的关中现代化食品加工带;以小杂粮、羊肉、名优果品加工业为主,向"专、精、特"方向发展,形成以小型现代化食品企业群为主,以大型规模化的食品企业为辅的陕北特色食品加工带;以多品种特色果蔬、可食性野生资源等特色资源加工业为主、突出绿色概念,形成小型现代化的食品企业群为主、大型规模化的食品企业为辅的陕南特色食品加工带。真正形成突出资源优势、地域优势、工业基础优势的产业集群带。

来源:中国金融网

主办单位:中国中小商业企业协会 技术支持:北京农商互联科技有限公司
地址:北京市石景山区石景山路甲18号院 联系电话:010-82036381 82036388 82030467 (同传真) 邮 箱:zxsx@zxsx.org
京公安网备案号: 11010202010464 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06029898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