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务  创新  协作  规范   |

特许经营:中小企业发展的魔法石



  日前,全国人大召开座谈会,纪念《中小企业法》实施5周年,并强调中国中小企业的发展,是国家经济发展的根本动力之一,同时全社会要为中小企业的发展创造更多的有利环境。温家宝总理前不久在签署《商业特许经营管理条例》时指出:特许经营对于完善我国商业形态,提高中小企业竞争力,促进就业创业等诸多方面有重要作用。  

  舆论普遍认为,在经济全球化的今天,中小企业面临着比以往更严峻的竞争挑战,甚至面临着生死存亡的威胁。中国中小企业的生存与发展状况同样不容乐观,大部分中小企业的平均寿命只有3—5年,更有一些媒体指出,过去的20年间中国中小企业消亡了近70万家。中国是一个有重视“大”和“强”传统的国家,前些年抓“大”放“小”的政策和实践便是写照,一些地方政府、金融机构、学者与各色人等,都乐于集中资源,从大的企业形成政绩突破,都嫌小的麻烦,任其自生自灭,而没有看到“小的是美好的”,其结果培养了垄断企业,加大了中小企业发展的困难,偏离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正确轨道,经济效率与社会公平的问题是一而再、再而三地成为社会关注热点。  

  特许经营为什么能成为中小企业发展的魔法石?这是因为特许经营可以在市场经济框架内,依靠法律和协商,最大限度地实现市场法制轨道上的参与各方的交易公平,从而依靠其专业化、简单化、标准化的知识化、模式化工具,帮助身为中小企业的盟主实现规模化、个性化、快速化的扩张。  

  中小企业的发展,主要瓶颈是缺乏资本资源、营销资源、人力资源、管理资源和品牌资源。由于缺少资金,银行又对中小企业支持力度不够,其它融资渠道又不通畅,就导致中小企业更缺乏营销、人力和管理资源,就达不到规模与效益,也无从捍卫个性化风格,更难以快速发展,品牌也无从谈起,从而导致了循环往复的恶性循环。在这个意义上,很多中小企业急于求成,甚至走上了诈骗的道路,除了主观不良原因,环境也是一大客观原因。  

  特许经营传到中国,帮助了很多企业从无到有,从小到大,甚至创造了奇迹,超过了传统的以制造和出口为主的大企业,如服装界的美特斯·邦威,创造了没有工厂却特许全国的特许帝国;如以纯,去年近50亿人民币的回款,足以让整个服装界跌破眼镜。但五六年前,它们都是名不经传的小企业。   

  不过中国市场的复杂性,足以让任何营销工具、新商业模式变味变色,成为“圈钱工具”和“加盟陷阱”。最近,央视及60余家媒体穷追猛打的祝氏集团“洋品牌服装”加盟诈骗案,网上声称受害者逾万人,祝氏集团的骗术并不高明,先在香港和境外注册个皮包洋公司,再授权国内的一个皮包公司为“总代理”,再在北京某写字楼租个气派的办公室并连夜拼出个样板展示店。同时,在一些服装产区委托生产一些“特色”服装,然后用假洋品牌全国招商,扩大回报效益“一年包赚百万”之类的电视明星代言广告满天飞,于是一个又一个潜在的投资人到北京总部考察后,经不起明星代言或是假加盟店托的推波助澜,投下了血汗钱。结果呢?等来的是总公司一批批不合格的货,而每次调换货的邮寄费不久就消耗尽了加盟商的保证金,再后来总公司的业务经理就出国了并且一直未回,再后来整个公司都“人间蒸发”了,再后来一个新的“洋品牌”在另一座写字楼诞生了,同样一批骗子的名片只是换了一个新公司的头衔。  

  中小企业够苦的了,比中小企业更苦的是更为孤单的中小加盟商和个人创业者。有一本书叫《在骗子经济中生存》,这本书并不是写中国的,但如果你在中国最主流的网站上可以看到成千上万个这样的“洋”品牌还在骗人时,你至少不能完全怪人家不承认你为“市场经济”,“劣币驱良币”,市场积乱已久,市场期待拨乱反正。  

  国务院《商业特许经营管理条例》来的正是时候,有人指责这部法规不够严厉,不能立竿见影或重拳出击,这要回到市场经济、政府作用与国际规则的高度来看。   

  首先,开放特许经营,是中国加入WTO的承诺,因此,特许经营立法也要和国际主流立法思想互动。全球新经济环境中的特许经营立法,都主张降低特许经营准入门槛,但加强特许经营监管力度和违法处罚力度。我国政府这次立法,采用备案制而非准入制,正是为了中小企业准入成本着想。  

  在市场经济中,政府的作用是促进早已存在的类别市场更规范、科学和健康,并主要是通过制定科学市场的规则来鼓励更多的利益方入场,并按照规则交易,同时加以适度的监管以保持市场的稳定,并推动市场各方充分利用规则来相互监管和相互协商,通过市场的力量来使“良币驱劣币”,最终达到市场的繁荣和各方的共赢。  

  《条例》正是在这种背景下,着眼于从建设市场,规范市场,互动市场的本源上解决特许经营的过去的混乱。备案制的推出看似没有审批制强权,但资本市场的审批制不也有可能成为一些骗局的保护伞吗?特许经营市场的参与方,不再是强势的盟主和弱势的加盟商了,法律赋予了政府、媒体、律师、会计师、顾问、公众、消费者等各种角色入场的权利和评判的规则:市场的力量最终会使劣币原形毕露而出场并承受法律和商业的代价。条例的另一重点是信息披露,如果说备案制在于促进和管理特许经营企业的自身管理体系建设,而处罚更加严厉的信息披露制度,则是对特许经营推广交易过程的市场公平保障。  

  《条例》是中国当代史上一部充满伟大市场经济精神的法律,它不仅受到国际社会的广泛好评,促进了中国特许经济市场和国际的接轨,它的立法思想也是划时代的:那就是促进特许经营市场板块的形成,促进市场各方在法律框架内协商发展,保护弱者,促进交易信息的透明公正,促进行政、民事、刑事处罚与利益各方的自觉监督的相互作用,从而促进资源向特许经营市场汇聚,从而在市场的效率交易中实现盟主与加盟商之间的交易公平,实现品牌商业和消费者之间的公平,从而促进了中小企业能够使用特许经营来进行价值链和商业链分工,能够更快地更成规模地构建自己的商业王国。  

  谁说大量由中小企业构成的特许经营市场不够大呢?它占美国 GDP的7%,占澳大利亚GDP的14%,中国的股市市值差不多15万亿,但只有不到2000家上市公司,中国的特许经营市场已有2500家以上盟主,如果经过新法的炼狱重生,那也有可能一样吸引全社会的资本,一样可能有15万亿的市值,那可是中国GDP的10%啊!   

  中国的中小企业,如果你不能上股市,那就朝未来的特许经营市场努力吧!

来源:第一纺织网

主办单位:中国中小商业企业协会 技术支持:北京农商互联科技有限公司
地址:北京市石景山区石景山路甲18号院 联系电话:010-82036381 82036388 82030467 (同传真) 邮 箱:zxsx@zxsx.org
京公安网备案号: 11010202010464 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06029898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