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务  创新  协作  规范   |

苏格兰扶持生命科学产业中的中小企业



  生命科学产业正在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如何扶持新兴的生命科学产业,高效地将研究成果转化为产业成果是世界各国共同面临的一个重要课题。作为苏格兰六大支柱产业之一,生命科学一直以来得到了苏格兰国际发展局专门设立的生命科学小组的大力支持并且成果卓著,成功地孵化出一批极具成长力的企业,有力地推动了生命科学产业的发展。
  众所周知,苏格兰在生物科技、电子科技、金融服务业、创意产业与设计等知识经济产业领域享有盛誉。在生命科学方面,从15世纪建立世界上第一个医学部到发明麻醉剂、青霉素、核磁共振扫描,苏格兰一直在国际生物技术与生命科学领域保持领先地位。而从发现细胞核移植促使克隆羊多利的诞生,到新药开发、生物制药以及日益成长的医疗设备市场,苏格兰的生命科学研究和产业化同样备受瞩目。
  这些都得益于苏格兰政府长期实行的扶持政策,使得一批又一批颇具特色的中小企业蓬勃发展,走向全世界。
  据苏格兰工商委员会生物技术部部长肯•斯诺顿介绍,苏格兰拥有600家从事生命科学的组织,科研人员达2.8万人,仅次于英格兰东南部地区。在资金上,政府和慈善机构每年投入的研究基金高达7亿美金,这个数字还只是苏格兰高校和研究院所科研经费的一半。
  2005年,所有与苏格兰生命科学有关的团体首次联合起来,提出一个正式、完整的合作策略,包括组成一个由学术界、国民健康保险制度(NHS)、金融机构、政府和工商会参与的生命科学联盟,希望生命科学将来可以为苏格兰经济做出更重要贡献。

  产业园区提供软硬件支持

  经过多年建设,苏格兰地区目前形成了初具规模的产业园区,并集中了完备的硬件与软件设施。
  依托爱丁堡大学的科研与资源优势,爱丁堡地区已形成了高度集中的园区群———爱丁堡科学三角,为科研成果商业化提供了前所未有的便利条件。目前,科学三角已拥有7大园区,分别配置了不同功能,同时又形成了一整套完备的体系,形成了集群效应。
  1.生物校园它是一个新建园区,严格遵守良好的生产规范,女王医学研究院的科研成果大多转移至这里进行大批量生产。
  2.爱丁堡科技园占地126英亩,由爱丁堡大学和一家私营房地产开发商共同出资组建。它是集办公室、实验室和餐厅于一体的高科技综合园区,服务涵盖生命科学、微电子等多个领域。
  3.赫瑞瓦特研究园区创立于1971年,与爱丁堡科技园不同,园区内所有单位都在同一幢大楼里独立办公。
  4.Pentlands科学园区是以兽医研究为主的特色园区,与爱丁堡兽医学院保持着紧密的合作关系,拥有得天独厚的研发优势。
  5.罗斯林研究所它以培育出多利羊和干细胞研究闻名天下,与Pentlands科学园同属一个地区。
  6.爱丁堡生物医学研究中心包括医学院和医院,目前拥有870张床位,计划发展成为占地约40万平方米的生命科学研究中心。在最新的全英研究评估中,该研究中心的各评比项目都获得了最高荣誉五星。
  7.Alba科技园区它成立于2002年,是政府、企业与高校的合作产物,拥有众多技术设计中心,专注于推动苏格兰电子行业在研发与设计方面的发展,被公认为世界级技术培训和研发园区。
  今天,科学三角已可以提供从研发到商业化所需的各项软硬件支持,几乎涵盖了生命科学产业链的每一环节,而各园区的分工协作及密切往来,也为中小企业的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
  爱丁堡生物医学研究中心的建立初衷,是要在爱丁堡中心地区成立世界上规模最大的10个生物医疗研发中心。尽管该研究中心冠以“研究中心”的名称,但同时也非常注重研究成果的商业转换,并为此成立了爱丁堡研究创新中心,专门负责研究成果的商业化推广。
  投资生命科学具有较大的风险,同时,在硬件设备上的高投入往往给创业者设立了很高的门槛。为了消除这一“拦路虎”,爱丁堡生物医学研究中心同样提供了相当大的便利。由于政府投入了大笔资金建立了最好的实验室和基地供小企业使用,分担了大部分风险,私人企业才逐渐打消疑虑开始投资。据介绍,来此落户的小型公司还可以低廉的成本享受英国国民医疗保障体系和爱丁堡大学先进的研究设施,这无疑也加大了该中心吸引来自全球创业者的砝码。

  产学研结合互为促进

  苏格兰众多研究机构都与国际化的制药公司保持着紧密的合作关系,排名前十的制药公司,与邓迪大学、爱丁堡大学、格拉斯哥大学以及阿伯丁大学都有合作关系。爱丁堡地区有众多的科研院所与丰富的高校资源,创立于1583年的爱丁堡大学就是世界公认的英国最佳大学之一,其医学和兽医学均拥有400年以上的历史,在英国乃至欧洲都排在前列。
  得益于爱丁堡大学的强劲科研实力和悠久传统,爱丁堡大学研究创新中心于1994年就成立了,该中心也成为了苏格兰生命科学产业产学结合的典范。作为爱丁堡大学下属的全资子公司,爱丁堡大学研究创新中心实行完全商业化运作。
  目前,创新中心已经成为研究机构和企业之间的桥梁,帮助科研成果寻找资金,同时也帮助企业联系获取相关研究。此外,该中心还帮助研究机构或企业评估研究成果,申请专利和许可生产。在此基础上,中心也为研究机构提供支持和咨询服务,帮助他们开发自身的知识产权、组建公司。早在20年前,爱丁堡大学已经开始了科研成果的商业转化,在过去的20年里,曾帮助成立了111家公司,而过去5年中成立的58家公司,51家至今仍然存活,有85家还在继续交易。20年里这些项目吸引投资1亿8700万英镑。这对苏格兰经济和爱丁堡大学有很大贡献,创造了数百个由博士生、硕士生参与的工作岗位。
  事实上,由科研成果向商业化成果转化的过程中,最为艰难的是初试阶段。为此,创新中心同时也提供了一些孵化器,为一些小的公司提供良好的设施,这些设施都免费或很便宜。一旦有科技成果出现,创新中心就会对此开展评估。评估小组会和研究人员进行多方沟通,帮助该研究获得注册、许可以及市场认可度的调查。通过该过程后,评估小组将得出结论,决定该研究是否值得推广。整个过程都是对外公开的,同时这也是个互动的过程。

  实行税收优惠等政策

  毫无疑问,生命科学产业是一项高风险高收益的行业,该产业的发展离不开长期的、成熟的资本注入机制。如果说给中小型企业提供的硬软件服务是基础设施建设的话,那么建立完备的资金扶植体系则是不断提升企业的助力器。苏格兰旺盛的新经济生命力也正是得益于一套完备的资金扶植政策。
  据介绍,英国有很多基金和组织,如英国医疗研究基金、生物技术研究基金和心脏病研究基金等。项目小组可以寻找不同的基金,在递交申请后,基金就会评估研究的总成本。拿到基金后,首席研究人员可以分配这笔资金。
  事实上,在企业最初形成之前,这一资金的支持就已经开始。比如在中小企业孵化器中,如果研究人员要想成立自己的公司,在经过“孵化”之前,首先有公共资金的支持,或者爱丁堡大学“前孵化资金”的支持。在经过了最初脆弱的阶段后,企业可以准备好进入市场了。一旦市场打开,公司就从中心转移到科技园,企业就逐步走向成熟发展的道路。
  在税收方面,英国实行了有利于中小企业发展的优惠政策。早在2000年4月起,实行了“研发税收信贷计划”:只要企业每年用于创新研发的纯投资超过1万英镑,便可申请税收减免优惠。大企业享受的优惠比率为研发投入的125%%,而年营业额不超过5000万英镑、雇员少于250名的中小企业,获得的优惠比率可达150%%。尚未盈利的中小企业可预先申报税收减免,获得相当于研发投资24%%的现金返还,地方政府也会给予配套的优惠措施。
  此外,在扶持中小企业的同时,英国鼓励大企业对小企业进行投资的模式,由大企业和独立的小企业之间建立正式的合作关系,在资金、管理和技术等方面提供帮助,共同承担风险与分享利益。为此,英国政府对这种共同风险投资提供减税优惠政策。
  在这些有利政策的支持下,近年来,苏格兰生命科学产业获得了丰富的资金支持。2005年,苏格兰企业获得的投资就占了欧洲生命科学产业IPO的20%%,苏格兰的生物技术产业增长率高达20%%,数十亿英镑投资资金投入鼓励科研创新以及新研究中心的建立。

  引进来与走出去

  苏格兰在生命科学领域的优势和良好的成长环境,不断地吸引着全球高科技投资者的目光。
  位于爱丁堡“生物校园”的干细胞科技公司,就是创新路径的最好诠释。2003年,这家擅长胚胎干细胞研究的公司把全球总部从澳大利亚墨尔本搬到爱丁堡,并于2005年7月在伦敦股票市场上市。据公司首席运营官休•伊力尼介绍,吸引他们来此投资的原因,是爱丁堡大学在干细胞研究中的良好声誉和优势。该公司与爱丁堡大学签订协议,知识产权归爱丁堡大学所有,通过许可的方式使用专利。正是基于双方的紧密合作和联系,公司员工被安排在爱丁堡大学的研究所里办公和实验。干细胞科技公司利用这种模式,同世界上最出色的干细胞研究人员或机构开展了深度合作。公司还将该模式扩展到剑桥大学和日本大学,为公司在全球拓展业务打了坚实的研发基础。
  休•伊力尼认为,苏格兰在医学方面的优势举世公认,它拥有400多年的临床研究历史,吸引了世界各地的医生来此寻找临床实验的机会。此外,苏格兰还拥有世界一流的干细胞研究机构和优越的生活条件,足以吸引世界各地的研究者来此工作。目前,葛兰素史克、罗氏大药厂、昆泰、安万特等国际排名前50位的生物医药公司,几乎都来到了苏格兰。

  设专门机构推动发展

  苏格兰行政院和苏格兰工商委员会共同出资,组建了苏格兰国际发展局,主要任务是把苏格兰企业推向国际,以及吸引国外的企业或机构进驻苏格兰,总部位于格拉斯哥。
  目前,国际发展局在全球成立了23个办事处,构成一张巨大而分工明确的网络。例如北美的芝加哥办公室专注于生命科学和微电子,休斯敦办事处以能源业务为主,纽约办事处主要从事金融业务,而西海岸的圣何塞办事处则主攻微电子。
  国际发展局早在1990年就进入了中国,目前拥有北京、上海两个办公室,亚太总部也设在上海,全面负责上海、北京、台北、东京、首尔、新加坡、新德里和悉尼八大城市代表处的业务。国际发展局在出口和对外投资方面给予企业大力支持,为中小企业的发展壮大增强了后劲。
  对于任何一个新兴而有巨大前景的行业来说,从最初的科研成果到企业不断发展壮大,都充斥着许多不确定因素。在过去很长一段时间里,苏格兰为这种不确定付出了巨大努力,从基础设施到税收政策,全方位考虑到生命科学产业中小企业发展所面临的难题,并以多种方式逐步打通了中小企业成长的通道。在这个全球化的时代,苏格兰人用便捷的条件与优惠的政策,源源不断地吸引着全球的生命科学创业者来到这片新经济热土,努力实现自己的梦想。


  来源:科技日报 2007-02-08

主办单位:中国中小商业企业协会 技术支持:北京农商互联科技有限公司
地址:北京市石景山区石景山路甲18号院 联系电话:010-82036381 82036388 82030467 (同传真) 邮 箱:zxsx@zxsx.org
京公安网备案号: 11010202010464 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06029898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