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务  创新  协作  规范   |

罗奇撰文中国经济重心从数量转向质量



  摩根士丹利首席经济师史蒂芬·罗奇撰文表示
  战略调整可能在四方面产生重大影响 中国着力保护知识产权符合自身利益

  本报北京12月14日讯 记者赵晓霞报道:摩根士丹利首席经济师史蒂芬·罗奇在最新发表的全球经济评论文章“中国走优质发展之路”中表示,中国正越来越认真地把经济发展重心从数量转向以质量为导向。这对于中国的贸易政策、商品需求、环保的考虑因素、银行业改革以及资本配置过程,有非常重大的潜在影响。

  转向经济增长质量
  罗奇指出,归根究底,增长的素质才是增长能否持续的终极仲裁人。自1978年改革开放以来,中国以数量发展为主。在坚持改革的道路上,取得杰出成就。然而随着中国的发展,把较大注意力集中在经济增长成果的质量上是自然不过的。毋庸置疑,在增长过程中,质与量互为影响强调质量的新举措可能意味着中国将会在数量上做出牺牲,但中国对此调整游刃有余并且愿意接受。
  罗奇表示,重视质量的策略可能对中国四个主要方面产生重大影响:一是中国目前正采取更积极的态度处理知识产权问题;二是中国正全力提升制造业技术质量,此举对于环保意义重大,同时能降低中国对能源和其它大宗商品的依赖;三是银行贷款质量有着明显的改善,这是避免爆发不良贷款危机的重要前提;四是改革的方向更加明晰不会往后退。
  罗奇认为,唯一对中国增长模式转型可能构成障碍的因素,是来自外部的冲击。比如以美国为主的全球增长动力不足等因素。

  重心转移来得最适时
  西方对中国经济的概念主要是基于庞大的数量规模上,罗奇认为,这是可以理解的。他表示,拥有13亿人口的中国,其经济年增速10%创造出来的规模效应之巨大,是世界从来不曾经历过的。
  罗奇表示,今天,中国国企改革趋于平稳,这种情况缓解了中国对数量经济增长的迫切性和依赖性,并让改革者有机会进行经济转型和发展,把焦点转向被忽略的质量层面上。这种经济增长特性的转移来得最适时不过。数量增长战略面临的“外部负面因素”积累增多并日趋棘手。事实上,把发展焦点从数量向质量转移,表明了中国理解了调整的迫切性——需要应对由于快速增长而引起的负面影响。

  提升制造业技术质量
  罗奇认为,中国正积极把焦点放在提升制造业技术的质量上。他指出,中国最近颁布的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的目标之一就是要使资源利用效率显著提高,单位国内生产总值能源消耗比“十五”期末降低20%左右。与此同时,政府希望能改变其“大量消耗大宗商品”(包括主要金属及其它原材料)的增长模式。
  罗奇表示,中国领导层,特别是在发改委做国家规划工作的官员,认为通过从快速增长的固定投资模式向逐渐以私人消费为导向的“低商品消耗”模式转移,是达成此目标的最好途径。至于能否遏制污染或降低能源及其它工业用原材料的需求水平,罗奇认为,中国已充分意识到,这是他们要解决质量问题的重要一环。

  保护知识产权力度加大
  罗奇说,中国愿意采取比过去更积极的态度,加大力度保护知识产权,处理有关知识产权的问题。他举例说,像大部分其它的机场一样,北京国际机场在某种程度上犹如一个室内购物商场。尽管可利用最后一分钟购买中国的艺术品或手工艺品,但挤满了最多顾客的是2008北京奥运纪念品小卖亭,旅客们都争相抢购为迎接北京奥运而特别设计的各式纪念品,而这些产品全都注有“官方认可”标记、很多齐备的注册编号和附有激光标签的防伪证书等。
  他说,中国今年7月15日至10月25日期间执行的“百日反盗版行动”,是大力推动知识产权保护的生动实例。这也可为美中战略性经济对话最为重要和向来争议不断的有关知识产权议题有所突破,带来上好机遇。
  罗奇同时表示,近年来,中国的经济实力沿着价值链迅速攀升——从低附加值的玩具和纺织品上升至附加值不断提高的科技产品,保护知识产权同样符合中国利益。


  来源:《人民日报海外版》 2006-12-15 第05版

主办单位:中国中小商业企业协会 技术支持:北京农商互联科技有限公司
地址:北京市石景山区石景山路甲18号院 联系电话:010-82036381 82036388 82030467 (同传真) 邮 箱:zxsx@zxsx.org
京公安网备案号: 11010202010464 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06029898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