别人看到吞并难度,他看到扩张机会
他的公司经营,7年前就被哈佛写成教案。靠着供应链管理,他的集团市值已达新台币33亿元。这一切都源自他在创业10周年当天,许下一个10年大梦••••••
文•贺桂芬
17年前,美国的《新闻周刊》封面曾以贪婪之岛形容台湾,引起大众哗然。很少人知道,这个词出自台湾商人王禄闫之口。当时他投资的证券公司有高层被黑道胁持,刚好那天《新闻周刊》采访他,要他用一句话形容台湾现状,他就说,台湾是个Island of Greed。
7年后的今天,但他却已经是港、星三家上市公司的老板,集团市值新台币33亿元,个人身价高达8亿4千元万元。他所领导的企业,是日本之外,亚洲第二大贸易集团,是相关雇佣人数最多的台资企业,设在中环怡和大厦的总部,可以眺望维多利亚港和中国银行。
同时他也是少数公司经营成为哈佛教案,并且登上哈佛和杜克讲堂,给这两所顶尖商学院MBA学生讲课的企业家。
这位神秘的人物,重新诠释当年他脱口而出的“贪婪!它是我追求成功的动力。”
王禄闫是怎样的人?他是如何成功的?父母都是彰化员林乡下小公务员,王禄闫生长于一个有8名子女的家庭。那个年代,日子很难宽裕。中学时,他迷上了有如天价的专业相机。当然买不起,只能看摄影杂志。就读社会系的三哥告诉他:念商、从商,才能脱贫,才能致富。因此开大学填志愿,只能填国贸和企管系,大学毕业,一天班也没上,就要创业。
“他企图心太强,大学就看得出来。”东吴大学企管系小他一届的学弟,跟随王禄闫15年的上威公司副总王约成回忆,当时同学间很少人看专业报,但王禄闫自己订《经济日报》、《工商时报》每天猛K。
不甘只做中间商,靠设计拉高毛利
王禄闫,退伍后就急着创业,拿母亲的退休金开了家小贸易公司——上威,做人造花、花篮、花盆等家饰用品。
贸易商传统上只是中间人,客户指定要某种产品,贸易商就替客户找,“每一家贸易商,东西都差不多,结果就是大家比价、杀价”。中勤贸易公司董事长陈容仪说。但王禄闫一开始就另辟蹊径:自己做设计。
他创业之初,就设立设计部门,到现在,设计人员占员工比例一直高达三成,上威好事台湾少数能够享有研发费用抵税奖励的贸易公司。别的贸易公司靠参展开发新客户,但上威从不参展,反而始派与昂导出看展,掌握市场潮流走向。
“这(设计)是他的核心价值,上威成功的关键。”曾经与王禄闫共事的世新大学副教授张宏源说。买主在上威看到的东西,在其他贸易商那绝对看不到;慢慢的,“买主自己也不设计了,干脆请上威设计。”这个模式,让王禄闫跳脱了只赚佣金的的模式,往上游赚,平均毛利高达三成,而一般的贸易商只有5%的佣金。
从事贸易超过二十年的鼎鸣实业执行副总林叮培观察王禄闫支出,即便是采购及供应链管理巨人利丰,也是十几年前才开始跳脱中间人的角色,往上经营,但王禄闫二十几年前就已这么做。
把公司总部搬到香港,到新加坡上市
在员工的眼里,王禄闫永远活在未来。他信任干部,充分授权,自己则把大部分的精神和时间,花在寻找下一个舞台,从礼品、家用品,拓展到纺织品、大陆童装、男饰品牌、小家电、瓶装水和啤酒,新领域一个接一个“长”出来。
一九九八年,王禄闫创业十周年。当时的上威,在香港、泰国、印度设有分公司,一年佣金收入三千万美元,在台湾贸易界已经不算小,但“你必须不断的扩张把公司做大,下面的人才有更好的机会。”王禄闫说。
就在十周年的当天,他和他的伙伴做了个十年狂想曲的梦,定下佣金三亿美元的目标,希望十年十倍。
要做成这个梦,不跨进新领域,并走出台湾,成为真正的全球化公司,根本不可能达到。
为了这三亿美元的目标,王禄闫做了三件事:一、把公司总部搬到香港;二、到新加坡上市;三、找机会购并大型贸易公司。
为什么到香港?想要靠贸易业成为全球要角,在台湾根本不可能,而扩张需要资金,台湾资本市场根本不会给象上威这种贸易公司任何机会,加上无论金流、物流、人才,香港最国际化。
台大管理学院教授李吉仁指出,所谓全球化,是指企业是不是能够积极利用各地资源的优势,创造更高的附加值。其中,人才,是香港最大的优势。王禄闫在香港,总经理用的是美国人,集团旗下四个区域董事,一个英国人、一个美国人、一个澳洲人、一个美籍华人,许多高级主管也都是外国人。 “这里专业人士的素养非常高,且都愿意到香港工作,这是没法被台湾、新加坡、上海取代的。”目前他的员工共有二十几个国际。
为了成为全球玩家,他在百慕达成立全威国际控股,这家公司1996年在新加坡挂牌,旗下已有上威、中威、林麦和百富等四家集团。其中上威是王禄闫在台湾创立的公司;中威是他进军中国零售市场的事业体。百富则是2004年购并的英国老牌男饰品牌,在香港挂牌。1998年购并林麦则是王禄闫最关键的一役,陈容仪指出,林麦掌握许多大型服饰客户,在北美地区的势力,甚至超过利丰。
靠“笨老板”策略,投资报酬率逾七倍
但是这一战,当时众人皆曰不可,因为一九九八年,正是亚洲金融风暴第二年,全亚洲风声鹤唳。
林麦是近半个世纪的老公司,根基稳固,但难免受金融风暴的波及,母公司加拿大百货连锁Hudson’s Bay无意再独力养一个采购子公司,有意卖掉林麦。当时香港气氛严峻,市场对于任何人想丢出来的东西都存有疑虑,很少有人敢下手买。但王禄闫一听到林麦要卖,立刻独排众意。“我一个钟头之内就决定我要蛇吞象。”全威当时营业额八千万美元,林麦比它大四倍。
别人看到吞并的难度,王禄闫看到扩张的机会。“公司很多高级主管都有疑虑,但王先生有坚强的意志和气魄。”王约成回忆。正因为每人敢接手,王禄闫才花一千万美元就买到林麦,外加Hudson’s Bay这个大客户。当年付出整个集团连续两年盈转亏的代价,如今林麦市值高达八千二百五十万美元,王禄闫的投资,报酬率超过七倍。
卖林麦的当时,王禄闫其实的纺织品一窍不通。
纺织业制程非常复杂,厂商又因为劳力密集,以及为了规避配额、关税等因素,必须要做到全球各地设厂,上、下游都非常分散,因此无论产、销,门槛都高。
比方开一个订单,从布料、色度、耐磨度、缝纫的线要怎么样、剪裁的版要几个,再加上同一款你要做四个不同的版,还要染、还要褪••••••“这些我买林麦以前根本不懂。”“我自己去做稳死。”王禄闫说。
能否把原来的团队与经营knowhow留下来成为购并林麦能否成功的关键。为了显示经营者的诚意,入主林麦,王禄闫没从全威调一个人过去。而采取他们口中“笨老板、傻老板”策略,以非常低的姿态入主林麦,“我战战兢兢,向每一个员工请教。”林麦原来的经营团队,包括CEO,王禄闫一个都没换。
他的诚恳和低姿态,成功卸下每个员工心防,换得信任和效忠,没有一个员工因为换老板而离职。并且,他利用自己经营贸易业近二十年的关系,亲自替林麦找了很多新客户。
新加坡市场研究公司Goliath研究员Kenneth Sumond指出,林麦本身就具有良好的基础,只是加拿大母公司遥控管理鞭长莫及,又刚好碰到金融风暴迫降,风暴过后,“王禄闫把这架战斗机加满油,每一个螺丝拴紧,机件上油,它的战斗力就出来了。”
王禄闫八年让林麦业绩翻了四倍,从接手时的一年赚两、三百万美金元,到一年赚一千三百万美元,出货记那从三亿美元到十二亿美元,再亚洲仅次于利丰,是利丰的四分之一。林麦的客户囊括了Chaps Ralph Lauren /J.C.Penny/Hudson’s Bay/Speedo/Mothercare/Jokey等欧、美、加、澳品牌或零售连锁业者,前年王禄闫更靠挖墙脚Calvin Klein的供应商,将这个大客户拿到手。
蜘蛛网般采购能力,成为利丰第二
林麦的利基和利丰一样,在于蜘蛛网般网住全球的采购能力。利丰在全球四十五国有六十七处办事处;林麦则在二十六个国家、三十八个城市设有办事处,每一个办事处至少掌握一百五十家供应商,以一家两百名员工计算,等于全球有一百一十万人供林麦指挥调度。北到哈尔滨,南到印尼,西到非洲,东方直到韩国,都有他的生产基地。
香港汇丰银行产业分析研究员Kataria Tarum指出,遍布全球供应商织成的网,让林麦可以全盘考量各地专长、品质、价格、人工、配额等因素,将资源和流程做最优化的配置。一个例子,就是九一一时间发生时,全球笼罩在恐怖袭击的恐惧的当中,全球厂商无不担心营运受阻;当时巴基斯坦跳出来表态挺美,美国政府大为高兴,马上把巴国配额提高一倍,“普通的贸易公司怎么可能在最短的时间内把订单转到巴基斯坦?”但林麦因为在巴国设点超过十年,立刻把许多订单转到巴基斯坦,利用变局为客户省下超过10%的关税。
此外,现在服饰业潮流走向是快速时尚,客户下单从过去的一年两次提高到八次,换句话说,服饰生命周期从六个月缩短为两个月以内。卖的最好的款式,客户会立刻下单追加,要求在五至六周内出货,这个量可能高达上万件,一般贸易商,从接单到出货至少需要两个月时间,但利丰和林麦都能五周内出货。
靠纺织业做到亚洲第二大,王禄闫完全不认为纺织业是夕阳产业。“百货公司代表一个人生活的所有面向,而纺织品在任何百货公司里都是最大宗。”他认为电视、电脑荧幕从映象管到平面、液晶,这些东西都可以被淘汰,“但衣服你没法淘汰,而且人一生中买衣服的钱绝对比买IT产品的多。”
笔记本电脑一年只有八千万台的量,一一台一千美元,市场规模只有八百亿美元,而全球纺织品规模一年有八千万美元。“不但可以养活象利丰、林麦这样的公司,成长空间还相当大。”而且王禄闫直言,台湾的亚太营运中心计划,规定“科技含量高”的电子业才符合营运中心的奖励标准,“很迂腐!”因为“做一件衣服的科技含量,绝对不低于电脑,附加值却比IT业高。
改变营收组合,利用客户交叉行销
王禄闫靠购并林麦做大之后,开始仿效利丰,在全球进行跨领域购并扩张:前年开始,他一连收购了英国男性服饰品牌百富国际、主攻欧洲和南半球的供应链管理公司Tamarind、英国家电品牌及供应链管理公司Dowry Peacock,以及家电产品品质认证公司ISO International,这几件购并案不但让林麦成功迈进小家电业,并且大幅改变林麦营收组合,让欧洲超越美国成为林麦第一大营收来源,出货金额成长三成,达到九亿一千九百万美元。
王禄闫在中国还没有崛起的一九九二年就进入大陆零售市场,是最早进入大陆零售业的外商,而且锁定“小儿皇帝们”的童装市场。
他先设厂,做内销,蹲了十五年的马步,如今王禄闫在中国经营零售的中威集团,在两百多个城市有近一千五百个零售点,独家代理迪士尼、史努比、芝麻街、班尼顿和Elle。尤其这一次反向操作,更让中威有了大跃进。
当时中国零售市场在九七年因为发生金融风暴受创,但王禄闫反而大举扩张,购并高级童装连锁卡通天地,并积极扩大名牌代理,等到市场复生,中威已经成为中国第一大童装业者。
哈佛商学院在一九九九年将中威的模式做成教案,探讨欧美名牌如何打进中国授权产销市场。王禄闫也在二零零零年成为台湾少数登上哈佛和杜克讲堂的企业家。
王禄闫的办公室里,摆着他和这些商学院长的合影和无数奖座。他也才刚刚拿下由香港董事学会颁发的年度杰出董事奖,全香港只有三名企业家获奖。
经过两年快速扩张,全威集团营收虽然倍增,但获利却因为购并支出、油价上涨、Dowry Peacock没有妥善避险汇差,导致获利在过去两年大幅下滑高达四成。花旗研究报告指出,换上新的管理阶层及重组完成之后,林麦利用客户交叉行销的效果,明年可望收割;加上中国零售市场的快速成长,全威的爆发力明年可望展现。
当年为了想要专业相机,而一心要经商赚钱的王禄闫,如今要拥有多少相机都不是问题了。若问他还有甚么遗憾,大概就是太忙,以至于依然没有时间玩相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