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非合作论坛的由来与发展(资料)
为了应对新世纪挑战,中国和非洲国家本着“平等磋商、增进了解、扩大共识、加强友谊、促进合作”的宗旨,共同倡议并成立中非合作论坛,并于2000年10月在北京召开中非合作论坛第一届部长级会议。
根据论坛后续机制程序,中非合作论坛每三年举行一届部长级会议,轮流在中国和非洲国家举行,每一届部长级会议之前举行高官会议,商讨举行部长级会议相关事宜。
2003年12月在埃塞俄比亚首都亚的斯亚贝巴举行中非合作论坛第二届部长级会议。
中非合作论坛第四届高官会于2005年8月在北京举行。根据非洲国家的愿望,中方提议2006年秋在北京召开中非合作论坛北京峰会暨第三届部长级会议,非洲国家普遍欢迎并积极支持。今年2月,胡锦涛主席亲笔致信与中国保持外交关系的非洲国家领导人,邀请他们出席论坛北京峰会。外交部长李肇星、商务部长薄熙来联名致信非洲各国外长、主管经贸合作的部长邀请他们出席峰会前举行的论坛第三届部长级会议。胡锦涛主席的盛情邀请得到非洲国家积极回应,48个国家决定派代表团出席北京峰会,42个国家的代表团团长由国家元首或政府首脑担任。
中非合作论坛成立6年来,中非高层交往更加密切,中非领导人和外长互访达200多起,其中中国领导人访非50多起。高层互访为增进中非政治互信、密切在国际事务中的相互合作发挥了重要作用。目前,非洲53个独立国家中有48个同中国保持外交关系。中非贸易额从1956年的1200万美元,增至2005年的近400亿美元。
中非合作论坛北京峰会暨第三届部长级会议是中非友好交往史上规模最大、级别最高、与会非洲国家领导人最多的一次盛会。会议期间,中非领导人将围绕“友谊、和平、合作、发展”这一主题,回顾50年来中非友好合作的历程和中非合作论坛成立6年来取得的成果,确立发展中非之间政治上平等互信、经济上合作共赢、文化上交流共建的新型战略伙伴关系,规划未来双方的务实合作。
来源:《人民日报》黄泽全 2006-11-02 第06版
编辑:中国中小商业企业协会信息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