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务  创新  协作  规范   |

农交会折射“三农”新亮点



  北京的奥运蔬菜、山东的巨型南瓜、贵州的朝天椒、云南的普洱茶、山西的老陈醋……10月16日至20日,全国各地3000多种优质农产品纷纷亮相第四届中国国际农产品交易会。

  育新种,更盼“奥运种”—农业科技含量不断提升
  我国第一颗航天育种卫星“实践八号”的回收舱成为本届展会的一大亮点,许多参观者争相在回收舱实物前拍照留念。
  北京展台前,一排排“奥运推荐果蔬”吸引了许多人的目光。工作人员介绍说,此次展出的果蔬大多是农业科研人员为迎接奥运会培育出的新品种,观赏性强,营养价值也很高。
  的确,本届农交会展出的许多优质农产品都凝聚着科技的力量。农业科技水平的提升正在逐步改变我们的生活。

  卖大蒜,更卖大蒜素——农产品精深加工迈上新台阶
  “大蒜您常吃,可大蒜素您吃过吗?”综合馆的山东展台里,工作人员正在介绍他们的新产品“有机活性硒蒜”。“一粒胶囊能顶一斤大蒜呢。”工作人员告诉记者,利用现代生物科技加工成有机活性硒蒜,能大大提高大蒜附加值。
  漫步在综合馆中,品种繁多的深加工农产品令人目不暇接,玉米做成的T恤衫、大豆制成的纤维袜子、苹果酿成的果醋、猕猴桃做成的化妆品……近年来,我国农业产业链条不断延伸,农产品精深加工迈上新台阶。一大批龙头企业的发展壮大使农产品的附加值不断提高,“豆腐卖出肉价钱”的现象屡见不鲜。

  新村貌,更要基础牢——农村产业支撑体系逐步健全
  与往年相比,本届农交会新设了“一村一品”馆,江苏华西村、山东三元朱村、山西大寨村等35个全国知名村镇纷纷设展,全面展示新农村建设取得的成就。
  “这是我们模拟村里实际建设的一个小小农家院。”河南省西峡县丹水镇英湾村独特的展台引来许多观众。仿真果园里结满了猕猴桃,树下的地面上覆盖着一丛丛牧草,猪圈里几头小猪正欢快地抢食,猪粪便通过沼气池转化为沼气,可以用来发电、做饭,沼渣用作牧草的肥料,沼液则直接喷在猕猴桃树上。“我们村已经实现了‘猪—沼—果’的生态循环,生产出来的猕猴桃都是绿色无公害的,现在猕猴桃已成为我村的支柱产业,人均收入4000元。”
  正看着,“咚咚咚”的锣鼓声忽然响起。原来有人在“西北锣鼓第一村”——陕西省杨凌区上川口村的展台前即兴表演起威风锣鼓。据介绍,上川口村年产铜鼓乐器6万件,销售收入2480万元。
  辣椒专业村、五味子专业村、珍珠专业村、人参专业村……“一村一品”馆呈现出的,是我国农业产业结构调整不断深化、农业产业支撑体系逐步健全的喜人成果。

  富口袋,更要富脑袋——农村劳动者素质不断提升

  “喂,您好!这里是‘12316’新农村热线!”农交会“三电合一”信息服务展台内,工作人员现场演示了为农民提供信息服务的场景。据介绍,作为全国农业系统公益服务统一专用号,“12316”热线今年5月率先在吉林省开通,为农民和专家架起了一座信息沟通的桥梁。
  展馆内的“农民科技书屋”也吸引了不少参观者。来自辽宁的农民老于正在翻看几本果树栽培书籍。“我们那疙瘩都种苹果树,这儿的科技书多,买回去给乡亲们瞅瞅!”老于说,现在乡亲们靠种果树挣了点儿钱,但要想挣大钱,还得靠科技。
  随着绿色证书工程、科技入户工程、测土配方施肥等项目的实施,我国农村劳动者的素质不断提高,一个新型农民的群体正在原野上崛起。


  来源:《人民日报》记者张毅冯华 2006-10-20 第12版
  编辑:中国中小商业企业协会信息部

主办单位:中国中小商业企业协会 技术支持:北京农商互联科技有限公司
地址:北京市石景山区石景山路甲18号院 联系电话:010-82036381 82036388 82030467 (同传真) 邮 箱:zxsx@zxsx.org
京公安网备案号: 11010202010464 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06029898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