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务  创新  协作  规范   |

中国风险投资进入转折期 遭遇三大瓶颈



  今天中国的企业家,对于风险投资已经不再感到陌生。有数据显示,中国将成为继美国、以色列之后的第三大创业国和风险投资国。“今后5~10年里,中国是对风险投资最有吸引力的地方。”一位风险投资家如是说。

  “一见钟情”的关键

  时下的中国,销售收入在3亿美元以下、员工在500人之下的2900万个中小型企业,已经出现了规模浩大的创业冲动。今年初有调查问卷显示,在接受调查的新兴企业中,已经吸纳了风险投资的企业占56.10%,与上一年相比增加了约24个百分点。有31.71%的企业认为,引进风险投资是企业下一阶段发展所需资金最可能的来源,这一数字与上一年相比增加了约25个百分点。显而易见,在短短一年的时间里,风险投资对中国快速发展的新兴企业而言,已经取代了上市融资的地位,成为获取资金来源的主要渠道之一。 然而,对一边是创业者、另一边是风险投资商的这场带有速配性质的婚姻,如何才能一见钟情,并渐入佳境呢?
  首先,要讲一个好的故事。讲故事的目的在于让外行变成内行,让不懂你的人懂你。否则,你的项目再有投资价值,也无济于事。
  其次,要有一个好的项目。在某种意义上可以说,风险投资是一种鉴赏,首先就是鉴赏你的项目有没有投资价值。一般而言,风险投资商每年过手的项目不可胜数,真正看上眼的寥寥无几。这是因为所谓看项目,不仅看中国,而且看世界。在这种情况下,风险投资商鉴赏项目的眼光非常挑剔。
  第三,要有一个好的商业计划书。商业计划书的作用在于包装,包装什么呢?一是证明你在行业里是数一数二的,因为风险投资扶强不扶弱;二是证明你的技术商业可行,因为风险投资并不对实验室情有独钟;三是证明你的产品有市场能赚钱,至少在可预期的未来能赚钱,因为风险投资不等同于慈善事业。
  第四,要有一个好的团队。在前不久轰动一时的80后创业者高燃身上,记述了民营企业家蒋锡培的故事。在公司董事会否决了高燃的项目投资案之后,作为无锡远东电缆集团董事长,蒋锡培竟然个人投资高燃100万元。蒋锡培的行为与风险投资相去甚远,多多少少有点天使投资的味道,然而这个故事至少说明,风险投资也是看人下菜的。
  第五,要有一个好的心态。所谓好的心态,就是要站在对方的角度上想问题。如果创业者站在投资商的角度看问题,成功的机会就会非常大,因为企业家和风险投资的关系不是杀鸡取卵而是借鸡生蛋。
  第六,最重要的是要有创新。风险投资的核心是创新、创新、再创新,是创新、资金与智力三者的结合。其中,创新是第一位的,有人概括为5种创新,即工艺创新、产品创新、生产要素创新、市场创新、组织创新。江南春的成功,堪称创新的一个范例。江南春有一句名言:广告什么时候最有效?当你处在比广告更无聊的时间和空间,广告就有效了,因为这时候广告就成为内容了。于是这个30多岁的年轻人创立了分众传媒,把目光定格为楼宇广告,两年内获得了近5000万美元的风险投资,今年7月登陆纳斯达克,身价暴涨至4亿美元。风险投资家称,"这个项目的最大价值就在于他整个商业模型的独创性,这是我第一次主动拿钱去追逐一个项目。"
  第七,要舍命陪君子。风险投资的游戏规则是开放、合作、动态性、灵活性,向风险投资融资不是空手套白狼,要舍得自己的身家性命。如果你的项目是电视演播厅,你告诉投资商电视演播厅搞不好可以做仓库,那么投资商就会离你而去。

  我国风险投资进入转折期
  2005年以来,随着海外私人股权投资基金大举进入中国,随着中国本土不少成功的实业企业家开始涉足投资领域,中国正在成为世界第三大创业国和风险投资国。然而有人认为,尽管有很多的外国风险投资机构已经进入到中国来了,但是整个行业还处在婴儿期。有相关数据表明,目前在我国的国外风险投资与国内本土风险投资的投资额比例分别为89%、11%,中国市场的风险投资规模仅仅是美国的3%。
  然而在中国,风险投资的本土化已经开始了,未来还会更加本土化。特别是很多像国美、苏宁、蒙牛等传统领域企业的崛起,已经吸引了越来越多的风险投资家的眼球。更何况,中国在自主创新领域的变化和发展,标志着中国的风险投资会有一个比较大的发展。
  因此,这意味着中国风险投资已经到了重要转折时期。专家指出,要实现这种转折,至少需要突破三大瓶颈:
  首先是观念瓶颈。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成思危曾经表示,一些有政府背景的国有投资机构与其叫做风险投资资金,不如叫做保险投资资金。所以,发展我国的私募基金非常重要。成思危指出,产业投资基金和风险投资基金大部分是以私募基金的形式存在的。国外私募基金发展很迅速,特别是私募股权基金的主要资金来源就是保险资金,约有1%~2%的保费用于风险投资。不过他们主要投在风投的后期,而不是投在前期。
  其次是政策瓶颈。以美国为例,SBIC最初每投资1美元,可从政府得到2美元,其中一半属于附属债券,一半属于贷款。后来,SBIC每投资1美元,可从政府得到3~4美元。除此以外,SBIC还得到了政府的税收优惠。而在我国,有关发展风险投资的优惠政策至今尚未出台。
  第三是退出瓶颈。资本市场对风险投资有重大影响,中小企业板市场姗姗来迟、创业板市场迟迟不开,这对于风险投资来说是个很大的问题。所以,中国的资本市场要尽快开通风险投资退出的绿色通道。
  相对于发达国家,长期以来我国的企业融资渠道缺乏,绝大多数的企业在创业初期都依靠自有资金滚动发展,这一方面造成了我国企业和企业家的"短命、早衰"现象,另一方面造成了企业治理结构的单一以及难以建立规范的管理机制。在这种情况下,在我国发展风险投资的意义就不仅在于为企业提供资金扶持了,更重要的是帮助企业超越"创业者陷阱"。
  特别值得注意的是,风险投资在现阶段仍然扮演着一个社会资源调配的角色。目前,资本的力量正在改变企业发展的方式和形态,甚至有人已经开始用投资的方式做企业。而风险投资的内涵不仅仅是金融,它的产生意味着竞争前移。为了保证投资利益的实现,风险投资不仅对企业提供资金,还积极介入企业管理。风险投资商可以通过组建董事会、监控财务业绩和制定企业发展战略等方法,成为企业治理机制的构建者。


  来源:中国工业报贾胜春2006-10-17
  编辑:中国中小商业企业协会信息部

主办单位:中国中小商业企业协会 技术支持:北京农商互联科技有限公司
地址:北京市石景山区石景山路甲18号院 联系电话:010-82036381 82036388 82030467 (同传真) 邮 箱:zxsx@zxsx.org
京公安网备案号: 11010202010464 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06029898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