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务  创新  协作  规范   |

门槛提高创名牌要走规范之路 汕头中小企业要形成合力



  记者张晓丹述评:刚刚公布的新一批广东省名牌产品中我市又有17种产品榜上有名,至此全市已有中国名牌产品8个、中国驰名商标7件、广东省名牌产品50个、广东省著名商标102件。喜悦的同时,危机也潜伏着,今年中国名牌产品评审我市颗粒无收便为我们拉响了警钟。

  民企是创名牌的主力军
  据统计,我市9.56万家民营企业,去年完成工业产值达到1005亿元,占全市的工业总产值的80.5%。民企是我市实施名牌战略的主力军:2002年初,帮助我市实现中国名牌产品零的突破的广东省宜华木业股份有限公司、广东南洋电缆集团有限公司、潮阳市金万年文具有限公司和凯撒(中国)股份有限公司都属民营企业。今年新成为广东省名牌产品的12种产品中,民营企业占了九成多,而我市现在拥有的33件省著名商标中属民营企业的达26件,“雅倩”、“宜华”两件驰名商标也属民营企业。在全市宣传推介的72个名牌产品中民营企业共占有58个。

  名牌带来的收益让人欣喜
  虽然踏入名牌产品的门槛很高,但一旦成功迈入所带来的收益却让企业欣喜。据介绍,广东南洋电缆集团有限公司的电线电缆被评为“中国名牌产品”后,在工程招标上得到优先,销售收入、工业总产值、出口额等各项指标的递增率达到10%;广东曼妮芬服装有限公司的文胸被评为中国名牌产品后,国内市场占有率由2004年的13%上升到2005年的20%。去年我市4家企业4种产品获中国名牌产品,13家企业13种产品获广东省名牌产品。这17家企业的产品总销售额为119亿元,工业总产值116亿元,利税总额8.95亿元,这三项占全市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的比重均在15%左右。据市质量技术监督局统计,省级以上名牌产品生产企业对本市工业总产值增长的贡献率为7.5%,拉动全市工业总产值增长13.9%。

  门槛提高创名牌要走规范之路
  在名牌战略实施的几年时间里,我市取得的成绩有目共睹。当放眼全省乃至全国,差距就凸显出来:在我省108个“中国名牌产品”中,汕头仅占8个;目前我市虽然拥有中国驰名商标、省著名商标和市推介的工业名牌产品,但与省内、国内的名牌比,规模和知名度都不在同一水平线上;“中国500最具价值品牌”汕货榜上无名。
  据介绍,现在申报中国名牌产品或者省名牌产品,首要条件就是生产总值必须达到一定规模,如今年中国名牌产品项目之一的洗发水,它要求企业的生产总值达到8亿元,尽管我市生产洗发水的企业众多,但目前我市没有一家企业能够达到要求。今年麦片列入省名牌产品的评审名单中,尽管我市有几十家生产麦片的企业,但达到300万年税收的评审要求的企业仅有一家。今年中国名牌产品评审产品之一的毛衣,它要求有1亿元的销售额,而且必须有省级部门出具证明。虽然毛衣是我市的支柱产业,但由于很少企业能够按时、完善地向有关部门上报数据,所以我市没有一家企业能够达到评审的最基本要求。
  现在成为名牌产品的门槛是越来越高,汕头大部分企业仍属于中小型企业,离名牌产品的规模要求还有一定距离,靠单一的拼搏很困难,所以众多中小型企业应该在同行业间形成合力,努力打造行业中的航母,以“领头羊”企业的名牌效应带动同行业的共同发展,从而形成区域品牌,达到共赢的大喜局面。


  来源:《特区晚报》  2006-10-10
  编辑:中国中小商业企业协会信息部

主办单位:中国中小商业企业协会 技术支持:北京农商互联科技有限公司
地址:北京市石景山区石景山路甲18号院 联系电话:010-82036381 82036388 82030467 (同传真) 邮 箱:zxsx@zxsx.org
京公安网备案号: 11010202010464 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06029898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