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务  创新  协作  规范   |

“轻工王国”温州,创新迸发活力(观察)



  创新,老品牌焕发青春

  本月,浙江温州海螺集团举办的一场展示会上,一款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活体识别指纹锁吸引了众人的眼球。由一把晴雨伞打响品牌的老牌国有企业海螺集团,在多个传统行业颇有名气,而去年集团工业产品销售收入的26.5%来自高新技术产品,其在生物工程领域的产业发展水平和速度尤为突出。
  高科技产业兴起,老牌子焕发新活力,“海螺现象”是温州制造业日渐浓厚的自主创新氛围的缩影。相比起几年前对轻工产业占全国乃至全球多少市场份额的津津乐道,温州人现在更愿意摆出来的数据是:拥有数个国家级、省级的高新园区和产业基地,29家国家火炬计划重点高新技术企业,187家省高新技术企业,265家市级高新技术企业,每年组织认定20家以上市级企业技术中心(研发中心),每年培育20家专利示范企业。
  去年,温州推出发展工业经济“12345”工程,其中“2“指的是:通过3年奋斗,力争全市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占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比重达20%以上。去年底,这一增加值达到了15%。
  统计表明,今年上半年,温州178家省级高新技术企业实现工业总产值180.19亿元,同比增长33.78%。温州的锁具、打火机、汽摩配等传统行业正逐步向高、尖端迈进;光电一体化、电子信息、生物医药等领域的高新技术产业化项目也渐成规模。
  与高校、科研院所合作研发新技术成了温州企业的普遍选择。9月26日将开幕的第三届浙江轻工产品博览会,首次设立的高新技术产品展览会成为博览会的主体展,38个高校和院所携带500多项成果参展,涉及皮革、制鞋、印刷包装、现代轻工等行业及环境保护的最新科技成果。
  “劳动密集型企业终究会遇到发展的瓶颈,必须依靠高科技对传统产业进行改造和提升。”副市长孟建新说,温州依旧是“轻工王国”,但内涵已大不一样。

  合作,让产业加速提升

  和去年相比,原温州三帆明胶有限公司生产的明胶,如今身价翻了一番,并在国际高端市场中稳稳占有一席之地。仅用一年时间,没有增加一寸土地,没有新建一处厂房,变化却如此神奇,原因是他们紧紧握住了国际明胶巨头罗赛洛公司合作的双手。
  国外先进技术和管理理念的注入,促使企业生产水平短时间内更新升级。招商引资后出现的这一变化被温州定义为“罗赛洛效应”。
  几年前,凭着占到工业产值60%的轻工产业基础,温州提出打造国际轻工城的目标:轻工业实现支柱产业突出,产业结构高级化,技术创新体系完备,发展新兴高新技术产业,建成具备较强国际竞争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的现代化轻工工业体系。但是,温州轻工产业“低小散”的整体状况,意味着实现这一目标的漫长和艰难。现在,通过“以民引外,民外合璧”的引资模式,和国际知名企业“融合嫁接”,温州无疑找到了缩短这一目标实现进程的新路。温州去年启动招商引资“一号工程”以来,通过“民外合璧”提升产业层次的企业已达145家。
  “招商引资将促进企业自主创新。”温州市经贸委主任黄河认为,这种自主创新既不同于闭门造车式的独立研发,也不是照抄照搬的全盘引进,而是在自主创新的主导意识下,以建立国际竞争力为企业战略制高点,充分利用全球开放市场条件,借助多样性手段实现关键技术来源的多元化。

  优化,轻重并举共发展

  在新近编写的《温州市先进制造业基地产业导向目录》中,一些低端的服装、皮塑行业开始成为政府限制发展的产业。石化、船舶制造等重工业第一次被列入鼓励发展的产业,电子信息、生物医药、新材料、光机电一体化等高新技术产业也被列入鼓励发展行列。
  进退之间,显露了温州调整、优化产业结构的决心。今年4月,温州半岛工程灵霓北堤的建成通车,标志着温州港实现了从河口港向近海深水港的转变,更从一个重要角度显示了温州产业调整的方向。
  刚刚开始的温州瓯江口资源综合开发项目,日前也迎来一个好消息:神华集团和温州市政府签订了煤基多联产IGCC项目合作意向书。
  以IGCC发电技术和煤化工技术相结合的煤基多联产技术,被认为是21世纪最有发展前途的洁净煤发电技术。这个将落户温州瓯江口石化产业基地的特大型项目,静态投资达88亿元。
  单体投资项目88亿元,这在温州历史上从未有过,其效益和影响更是难以估算。在这之前,温州船舶、石化等重工项目已崭露头角,洞头石化基地去年实现产值55亿元。温州市经贸委提供的资料显示,洞头石化项目的中远期规划投资213亿元,力争形成产值240亿元。
  以石化产业为主导,船舶工业、电子等出口加工业、港口物流业加快发展——在温州人提出的临港产业新体系构想下,这座“国际性轻工城”的内涵的确正在改变。


  来源:《华东新闻》吴兹益 林文婵 叶 海 ( 2006-09-25 第01版 )
  编辑:中国中小商业企业协会信息部

主办单位:中国中小商业企业协会 技术支持:北京农商互联科技有限公司
地址:北京市石景山区石景山路甲18号院 联系电话:010-82036381 82036388 82030467 (同传真) 邮 箱:zxsx@zxsx.org
京公安网备案号: 11010202010464 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06029898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