彰显平台效应 中博会国际形象大大提升
中意两国的中小企业都在这里找到了商机。
本报广州9月18日讯 记者王俊报道:为期4天的中博会徐徐落幕,价值不菲的法拉利跑车、浓香郁久的意大利咖啡、金光熠熠的大力神杯,这些都成为人们口中久久谈论的话题,除此之外中博会给企业带来什么?今天召开的新闻发布会上,广东省人民政府副秘书长、第三届中博会秘书长林英对此有一番详细的结论。
“中博会的国际性形象大大提升!”林英介绍,第三届中博会与有“世界中小企业王国”美誉之称的意大利共同举办,吸引了大量世界中小企业前来参展参会。境外参展企业数和企业展位数占总数比例均超过国际展20%的标准,参展企业除主宾国意大利外,还有18个国家和地区组团参展,比第二届只有主宾国法国企业参展扩大了国际范围。
展会期间,共吸引了来自5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21万人次到场参观、洽谈、采购,包括沃尔玛、家乐福、麦德龙等一大批参加过前两届中博会的跨国零售集团、国内外大型商贸流通企业。本届中博会意大利派出了强大阵容前来参展参会,共组织了714家企业前来参展,参展参会人数达1400多人,包括8位部长、12位大区政府代表,这在意大利历史上是前所未有的。
广东收获不小。林英说,广东省人民政府借第三届中博会举办之机,与意大利工业家联合会签署了关于加强中小企业合作谅解备忘录,就加强双方中小企业交流与合作确定了原则要求。第三届中博会意大利专门设置了4000平方米的商贸洽谈区,为有合作意向的350家意大利企业和1000多家中国企业提供了一个面对面的交流洽谈机会,为中外企业创造了良好的商机。
“中小企业管理者的视野大为拓展。”中博会期间还举办了中意中小企业高峰论坛、中小企业专题培训、意大利工业设计、中小企业技术革新等13场旨在提高中小企业管理水平的培训研讨活动。先后共有6081名中小企业代表享受到了高水平的免费知识大餐,了解了市场,掌握了政策,丰富了知识,开阔了眼界。
国内外62家银行业金融机构和国内40家中小企业信用担保机构在中博会上大规模、全方位、多角度地展示为中小企业度身定造的金融产品和服务,意大利有5家银行前来设展,并派出首脑级的代表进场宣传推介。短短4天,金融融资业、担保行业展区有27家银行和6家信用担保机构轮流举办中小企业融资知识讲座;有69家企业与银行业金融机构和信用担保机构实签了贷款协议,贷款额达15.6亿元,有236家企业与银行业金融机构和信用担保机构签订了贷款意向协议,意向贷款额34.4亿元。“融资洽谈会”既为解决中小企业融资难搭建了一个平台,同时又为银行寻找新的优质客户提供了机会,呈现出双赢局面。
林英认为,本届中博会成功举办的原因有以下四点:首先是中意政府高度重视,各有关方面大力支持;其次是始终坚持中博会国际化的办展思路;第三是不断创新办展机制和展会内容;最后是既注重为中小企业创造发展平台,也注重为大企业创造商机。
对于明年第四届中博会,林英表示:“第三届中博会的成功举办,更加坚定了我们进一步办好第四届中博会的信心和决心。我们将认真总结前三届中博会特别是本届中博会的成功经验,立即策划明年第四届中博会的有关工作。”
来源:《华南新闻》 ( 2006-09-19 第02版 )
编辑:中国中小商业企业协会信息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