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务  创新  协作  规范   |

全球经济“杯子”已现裂痕(经济聚焦)



  杯子是半满的,还是半空的呢?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一份机密报告显示,“杯子看上去是满的,但在出现一些令人担忧的裂痕”。

  目前,全球各国决策人面临一项艰巨的任务:即努力阻止裂痕扩大。IMF的基准预测非常乐观:它将2006和2007年全球经济增长率上调0.25个百分点,分别调高至5.1%和4.9%,这延续了近年来温和放缓的势头。不过,IMF的报告更关注较为悲观的局面。这点不足为奇:2001年经济低迷时期之后出现的周期性复苏,不可能永远持续下去。

  因此,IMF研究了两个关键风险:一个是在需求方面的风险,另一个是在供应方面的风险。需求风险已为人所熟知:即美国经济增长的急剧减速,导火索可能是摇摇欲坠的楼市。IMF已经预言,即便其基准预测,也可能因美国楼市前景走弱而下调。如果房价出现更严重的崩盘(肯定存在这种可能),将使IMF全球经济增长预期再下调1个百分点。

  正是基于这种看法,美联储停止加息(在IMF看来是明智的)。不过,第二个风险则使美联储和其他国家央行行长很难作出正确的决定。这个风险就是,随着全球经济的剩余产能用尽,生产率增长放缓,通胀压力随之加大。这种迹象已经非常明显:大宗商品价格高企,整体通胀超出舒适水平,通胀预期也在不断调高。

  过去25年,央行行长赢得了很高的声望,但这不会是无止境的。尽管数年来美国利率一直维持在低水平,美联储却成功避免了引发市场的通胀预期。但是,那些日子可能已经结束了。因为市场判定:通胀并没有消亡,只是在蛰伏。

  现在怎么样呢?如果生产率放缓,通胀爆发,美联储就会庆幸自己当初选择了加息。正如我们所警告的那样,无论理由有多么充足,停止加息的代价可能是以后更高的利率。IMF赞同这一观点。取得平衡需要技巧,供求方面的双重压力只会使之变得更难。美国庞大的债务同样如此。

  一直以来,正如IMF所警告的那样,其他机会都被浪费了。欧洲仍需进行结构性改革。或许,美国在担心生产率增速的放缓;但近几年来,欧元区几乎就没有实现生产率的增长。此外,欧洲各国政府还没有为人口老化做好准备,而且时间已经不多了。

  IMF分析的这些风险可以用一个词来概括:滞胀。滞胀或许不会发生。IMF猜测,即便真的出现滞胀,恐怕也会比上世纪70年代的惨痛经历温和得多。但这一点,无法令人放心。


  来源:《国际金融报》 ( 2006-09-12 第04版 )
  编辑:中国中小商业企业协会信息部

主办单位:中国中小商业企业协会 技术支持:北京农商互联科技有限公司
地址:北京市石景山区石景山路甲18号院 联系电话:010-82036381 82036388 82030467 (同传真) 邮 箱:zxsx@zxsx.org
京公安网备案号: 11010202010464 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06029898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