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贷中小企业预防风险为先
中小企业是我国经济发展中引人注目的一支力量。据权威机构统计,全国现有中小企业数量占全国企业总量的99.3%,超过GDP总量的50%,全国75%左右的城镇就业岗位由中小企业提供。目前,各地中小企业方兴未艾的发展局面,让商业银行在过剩的流动性资本困惑中看到了巨大的信贷市场,纷纷以积极的姿态谋求支持发展路径。然而在部分行业投资过热的情况下,诱发中小企业经营风险的因素增多,银行信贷工作面临一些新情况、新问题。
中小企业出现经营风险,归纳起来,除了其自身某些“缺陷”外,最主要的因素在于市场经济条件下,中小企业因外部经营环境突变而无力承受所致。主要包括下面几种情况:
政策因素。由于一些政策在执行中,对企业在生产规模、技术等方面都有严格的标准,很多中小企业因不达标而被迫关闭。这种现象反映了中央与地方的“利益博弈”。
市场因素。在产能过盛,行业经营不景气的情况下,许多中小企业由于产品升级换代,技术改造跟不上步伐,而成为经营风险的诱因,最终被市场淘汰出局。
环境因素。为大型企业生产配套产品,是我国中小企业生产经营的一大特色,其中不乏一些企业由此步入了成功的发展行列,然而,由于这些企业的生存基础,大部分是建立在所配套的大型企业主产品生产经营形势之上的,很多配套型中小企业由于母体生产企业经营突变,导致企业生产链发生断裂,企业陷入经营困境而倒闭。对此,商业银行在支持中小企业发展中,必须把预防风险放在第一位。
来源:金融时报 冯宗德 2006年09月08日
编辑:中国中小商业企业协会信息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