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务  创新  协作  规范   |

中国经济增长缓解区内压力



  标准普尔发布报告解读亚太经济趋势称

  9月5日,标准普尔同时发布了《亚太区政府评级表现报告》、《1997亚洲金融危机回顾》系列报告。标普在报告中指出,亚太区经济将面临油价利率两大考验,但中国经济增长有助于缓解区内经济压力。

  据悉,《1997亚洲金融危机回顾》系列报告由3份报告组成,包括《危机重发可能性微,高负债率值得关注》、《银行业更有实力承受不利经济情形》以及《1997亚洲金融危机回顾:相关问题解答》。

  此外,标准普尔在昨日发表的《亚太区政府评级表现报告》中进一步指出,亚太区经济体是否有能力抗衡持续高企的油价和利率环境,将进一步影响亚太区政府的信用前景。中东的局势及其对油价造成的波动仍然带来隐忧,随着全球前景可能转趋困难,亚太地区将会面临考验。

  这份收录了亚太区政府信用状况的报告,为支持或削弱政府信用实力的主要因素提供了重要启示。标准普尔信用分析师周彬分析认为,“目前全球环境仍然有利于区内经济体,但前景未必如之前那样顺畅。亚太区政府的信用前景仍旧向好,获正面与负面评级展望的受评级政府比例为三比一。”

  不过,周彬强调,与过去30个月相比,评级进一步调升的势头将可能较弱。区内经济体是否有能力抗衡持续高企的油价和利率环境将会是关键所在。“亚太区政府的信用基础大致稳固,所以应该有能力抵御周期性的经济放缓及大部分的外来冲击。”

  但对于出口导向的经济体,周彬表示,尽管中国的兴盛刺激了区内贸易,在某种程度上产生舒缓作用,美国经济放缓仍然构成不容忽视的忧虑。标准普尔为此相继调升了中国、中国香港和印尼的政府评级,并在最近完成斐济群岛共和国的评级。

  勿庸置疑,亚洲经济的快速发展使各投行对其愈发关注。标准普尔在回顾1997亚洲金融危机时指出,类似1997年的亚洲金融危机不大可能重现,构成危机的诸多因素银行体系结构、政府债务、国际储备等并未像1997年那样凸现。

  标准普尔将此归因于亚洲银行体系比以前更有能力经受得住不利的经济危机,尽管尚有部分银行未能完全恢复到危机前的信用实力水平,但总体来说亚洲银行体系的实力自1997年以来有所增强。

  “公司治理加强了,资产质量有所提高,银行业内部还出现了一些合并,这些都提高了银行业抵抗潜在经济危机的能力。”但标准普尔信用评级分析师徐段德补充说:“不过标准普尔的压力测试表明,那些利率偏低、出口依存度高、禽流感爆发风险大的体系,最有可能在危机出现时受到不良资产急剧飙升的打击。”


  来源:《国际金融报》 记者 黄蕾 徐海慧( 2006-09-06 第02版 )
  编辑:中国中小商业企业协会信息部

主办单位:中国中小商业企业协会 技术支持:北京农商互联科技有限公司
地址:北京市石景山区石景山路甲18号院 联系电话:010-82036381 82036388 82030467 (同传真) 邮 箱:zxsx@zxsx.org
京公安网备案号: 11010202010464 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06029898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