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务  创新  协作  规范   |

担保业服务边界越来越大——专访中科智控股集团董事长张铠雍



担保业一直游离于金融资本和产业资本的边缘,服务目标是中小企业。不过,随着我国对民营经济的扶持,担保业还有存在的必要吗?随着今年11月我国金融市场的全面开放,中国担保业还有生存下去的能力吗?
  在“中国国际金融论坛”2006年会的会场,记者就这些问题专访了中国担保业的“龙头老大”——中科智控股集团董事长张铠雍。

  记者:担保业是否有能力面对国际金融巨头的挑战?
  张铠雍:客观地说,中国担保业没做好准备,尽管我们的担保企业有4000余家,但很多缺乏国际视野,发展也非常薄弱。不过,基于我对这个行业的深刻理解,我对未来还是充满信心。
  从本质上来讲,担保公司起源于信用不足。具体到中国来讲,有三个原因:第一,中国的金融管理体系比较缺乏。对银行来说,信用信息的成本太高。第二,这是利率市场化的需求。第三,金融业的管制。担保不光是银行风险控制的一种手段,也是银行市场营销的一个工具和手段。担保对银行来说,具有风险代理、营销、降低服务成本这三大作用。
  中资银行遇到信用不足的情况很多。国外是靠信用证来解决,但中国除了在国际贸易上使用信用证以外,国内贸易法规上虽然没有障碍,但几乎不用信用证。
  实际上担保的本质是帮助,或者是协助银行去抢夺原来的民间金融市场空间和市场份额。我希望更多的银行家通过担保的信用升级,去抢夺银行原来不能进入的民间融资市场。
  打个比方,爱因斯坦曾经画了个圆圈,圆内是已知,圆外是未知。已知的领域越大,圆的周长越长,未认识的领域也就越多。担保业介于产业资本和金融资本的边缘,金融资本扩展的区域越大,担保业的服务边界也将越大。从这个角度来讲,我们这个行业还方兴未艾。

  记者:通过国际资本融资,中科智既实现了民营、国有、国际资本的融合,同时又将民间、海外、政府三种资源尽收囊中。中科智是凭借什么因素来达成这三者的有效结合?
  张铠雍:中科智以前用民营企业来定义,但现在定义为混合所有制企业更合适。“一体两翼”模式构建了我们的混合资本所有制。其中一体指以民营资本为主体,而两翼分别指海外资本和国有资本。以民营资本为主体,较好地保证了我们高效的灵活运营体制。
  经过了7年多的探索,中科智从注册资本5000万的资本公司,到今天净资产到18个亿,引进了开瑞集团、国家开发银行,以及著名的机构作为我们的股东。

  记者:中科智打算什么时候什么地点IPO?
  张铠雍:外籍股东董事来了之后,对这方面有些不同的看法。包括时机与地点上都存在争议,所以目前并没有相关时间表。不过最近专门成立了一个资本市场委员会,负责中科智IPO的事情。该委员会由三个外籍董事和一个负责这个事务的专人组成。

  记者:中科智目前担保额有多少?以后还有没有继续吸引战略投资者的打算?
  张铠雍:截至目前,累计担保发审额240多个亿。目前股东背景已经很强,当我们打算再引进其他投资者时,原有的股东就表示愿意增资扩股。不过,我们还打算通过上市后产生的利润、发行长债以及托管一些企业的方式来达到增资的目的。

  来源:《国际金融报》 记者 宋薇萍2006-09-04 第08版
  编辑:中国中小商业企业协会信息部

主办单位:中国中小商业企业协会 技术支持:北京农商互联科技有限公司
地址:北京市石景山区石景山路甲18号院 联系电话:010-82036381 82036388 82030467 (同传真) 邮 箱:zxsx@zxsx.org
京公安网备案号: 11010202010464 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06029898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