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农村建设为银行带来新机遇(专家视点)
●新农村建设需巨额资金投入
●商业银行面临巨大市场机遇
●农业银行制定信贷投放规划
●提升农村金融层次优化产业
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战略启动后,农业现代化发展、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农村城镇化建设、农村流通体系发展、城乡一体化发展等都对金融有着迫切的需求。国家有关部门也加大了对新农村建设的扶持力度,商务部开始实施“万村千乡市场工程”,计划至2008年在农村设立25万家新型农家超市;农业部启动“九大行动”,并计划选择100个重点县市建成一批生产(养殖)基地、20个县市建成养殖水域滩涂规划示范县等。
新农村建设需要巨额资金投入。按照过去农村投入资金中财政资金、信贷资金和社会资金的经验比例,即使考虑到公共财政加大投入的因素,新农村建设资金需求中的很大部分仍将由银行业金融机构提供。这也表明,新农村建设给商业银行带来了巨大的市场机遇。中国农业银行一直是县域商业金融主渠道,拥有完善的农贷专业化管理体系,正可以发挥熟悉农村、熟悉农民、熟悉农业、熟悉现代金融的综合优势,在这项宏大的经济社会建设事业中大展身手。
农业银行已明确了“以县域市场为基础,城乡联动,农工商综合经营,本外币一体化”的市场定位,经营结构与新农村建设的需求有着很高的匹配程度。
从经营网点匹配度来看,目前县域内大中型企业多数已经集中到了县城和工业园区,小企业也表现出向中心集镇集聚的趋势。农行是我国唯一在所有县域都设有经营网点的商业银行,目前在县城拥有网点6389个,在中心集镇和部分小集镇拥有网点8672个,经营网点的分布结构与县域经济主体的金融服务需求十分吻合。
从业务需求匹配度来看,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县域大中企业、城镇化建设项目、县域基础设施项目、特色资源开发项目、种养殖大户等新农村建设活跃经济主体,对金融业的服务需求除了传统的存款、结算、小额流动资金贷款业务外,更多地需要额度相对较大的中长期贷款、票据承兑贴现等融资业务,以及国际结算、电子银行、保险代理、银行卡、现金管理、投资银行等中高端业务。农行作为全国性大型商业银行,具有独特的网络优势,高中低端业务齐全,完全能够满足这几类经济主体对金融服务的各种需求。
从发展趋势匹配度来看,新农村建设战略的实施,将促进农村经济发展水平的快速跃升,以及资金、劳动力、产品、信息等各类生产要素在城乡市场的流动和配置,县域金融需求将呈现规模化、跨区域化、多元化和需求层次不断提升的变化趋势。在国家的金融战略布局中,农行是连接城乡的最主要金融桥梁和纽带,通过发挥资金、网络、科技、产品和专业优势,可以有效缓解农村金融资源供给不足、城乡二元经济割裂和金融产品层次低的问题,为各层次客户提供综合化、网络化、本外币一体化的金融服务。
鉴于此,农业银行制定了服务于新农村建设的信贷投放规划,“十一五”期间将为“三农”和县域经济发展投放信贷约4670亿元,这将有力地促进农村经济快速发展和农村产业结构优化升级,提升农村金融层次。
(作者为中国农业银行研究室主任)
来源:《人民日报海外版》李志成2006-08-31 第05版
编辑:中国中小商业企业协会信息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