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务  创新  协作  规范   |

印度经济列车加速行进



  近年来,印度经济红红火火,牛气十足。据印官方统计,2005—2006财年印度经济较上年增长了8.1%,这是连续第三年保持较高的增长水平。2003—2004和2004—2005财年的增长率分别为8.5%和7.5%。一些关键性宏观经济指标也表现良好,如不断提高的投资率、适中的通货膨胀率、逐步降低的财政赤字等,国际上普遍认为,印度进入了一个经济快速增长的周期,经济列车将加速飞奔。

  服务业表现突出

  印度的产业结构分三大块:服务业、工业和农业。三者在国内生产总值(GDP)中的比重分别为54%、26%、20%。从上世纪90年代到现在,服务业的增长最为显著。服务业表现突出,一是由于连续多年的经济高速增长,城镇居民的腰包鼓了、敢花钱了,于是国内需求上升,促进了零售业的繁荣以及与家庭服务、保健等相关行业的发展;二是随着大量数字技术的应用以及新的通信手段的普及,包括金融、保险、通信以及文教医疗在内的服务性行业的生产效率也在迅速提高;三是美国、欧洲的经济状况良好,对印度信息技术服务的外包需求继续扩大。
  印度工业增长这几年开始加速,特别是占整个工业产值80%的制造业飞速发展。其中,资本货物的增长主要是由于国家增加了对基础设施建设的投资,以及私营企业也开始增加商业性投资,使得资本货物的供应连续4年保持两位数的增长。另外,随着银行放宽了对消费信贷的限制以及居民收入的增加,消费需求持续走高,消费品工业也开始加快发展步伐。
  印度农业虽然只占GDP的1/5,但吸收了全国60%的就业人口,是全国6亿多人口的生计所在。在制造业和服务业增长尚不显著的时期,农业是影响经济增长的关键因素。目前印度有60%以上的土地依旧是靠天吃饭,虽然最近两年雨季正常,但农业增长依然低迷。这说明印度农业仅指望老天爷的恩赐已经不够了,还必须有大规模的农业投入。曼莫汉·辛格总理也承认印度农业需要“第二次绿色革命”。

  国际收支明显改善

  自1991开始经济改革以来,印度国际收支状况不断改善。众所周知,印度经济改革的一个最直接原因就是1991年爆发的国际收支危机,当时外汇储备仅够维持两周的进口支付。而到2005年年末,印度的外汇储备已接近1600亿美元。外汇储备增加的原因,一方面是印度的经常项目赤字较上个世纪90年代大为缩减,甚至在2001—2004的三年中,经常账户还略有盈余;另一方面是流入印度的资本大幅度增加。
  在经常账户中,印度的商品贸易一直呈现逆差,值得一提的是2005—2006年印度商品出口终于突破了千亿美元大关,达到1006.06亿美元,但由于国际油价上涨,印度的进口支出也大幅上升,全年商品贸易逆差为396亿美元。而以侨民汇款、信息技术服务出口以及旅游收入为主的印度服务贸易继续保持顺差且不断扩大,特别是印度的信息技术及商业流程外包服务的出口在过去10年中一直以30%左右的速度增长。但印度服务贸易的顺差还是不足以弥补它的商品贸易逆差。在资本账户中,从上世纪90年代以后外国私人投资一直增长显著。外国投资总额基本上已经占到资本账户累计余额的50%。虽然印度吸引的外国直接投资远远落后于中国,但在吸引证券投资方面则超过了中国。目前印度已经成为发展中国家中最受欢迎的证券投资地。

  持续增长面临挑战

  印度中央和地方政府的赤字总和一直占GDP的10%左右。庞大的财政赤字一方面使政府无暇顾及基础设施建设,造成包括农业灌溉、道路交通以及电力供应等在内的基础设施投入严重不足,影响了经济长期发展。另一方面,也挤占了私人投资,使有限的社会储蓄无法发挥最大的经济效益。印度还存在一些影响投资的结构性障碍,包括:过于严厉的劳工法,使得企业难以解雇工人;基础设施严重不足,影响了投资的效率;复杂的土地交易法规、繁琐而冗长的司法程序以及腐败的官僚体系,这些都不利于印度吸引外资。为此印度政府先后出台了一些政策,但是在印度解决问题的速度远不会如投资者所希望的那样快。

  (作者为中国社科院亚太所副研究员)

  来源:《人民日报》 刘小雪2006-08-25 第07版
  编辑:中国中小商业企业协会信息部

主办单位:中国中小商业企业协会 技术支持:北京农商互联科技有限公司
地址:北京市石景山区石景山路甲18号院 联系电话:010-82036381 82036388 82030467 (同传真) 邮 箱:zxsx@zxsx.org
京公安网备案号: 11010202010464 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06029898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