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说青岛企业上市 韩交所"梦想"中国
韩国证券期货交易所(下称韩交所)逆流而上,一边热情地游说青岛企业到韩国上市,一边耐心地陪伴中国企业静待中国境外上市政策开闸。
观望"9·8"
"我们(包括企业)现在都在观望。"8月15日,青岛市发改委有关负责人对本报记者说,"就等9月8日以后第一家成功实现境外上市的企业,分析它的路径和模式,以便推动青岛市处于观望状态的企业境外上市工作 把握升浪起点 IFX免费外汇巡讲价值严重低估,待挖掘 没有必赚只有稳赚。"
9月8日是《关于外国投资者并购境内企业的规定》(下称《规定》)正式实施之日,该《规定》"抬高了国内企业境外上市的门槛"。
于8月10日公布的《规定》对从离岸公司的设立到上市融资及其融资调回的整个过程,实施全面审批制度,这无疑加大了境内企业海外上市或私募的时间成本和资金成本。
虽然中国调整境外上市政策,但是,韩交所依然热情不减。就在《规定》正式公布的前一天,即8月9日,青岛市举行了境外上市融资推介会,主要内容是韩国力助中国企业前往韩国上市,并希望青岛的企业能尽早打开赴韩上市大门。
"主要是韩交所十分积极和热心。"青岛市发改委有关负责人这样解释在目前的政策背景下,境外上市融资推介会照开不误的原因。
随后韩交所总裁玉致章走访了青岛市一家企业,而这家企业已与韩交所达成了上市合作意向。8月10日,玉致章和青岛市8家有意到韩国上市的企业进行了面对面的座谈。
韩交所的两张牌
在目前境外上市一片沉默之时,为什么韩交所依然高调访问青岛,猛推国内企业赴韩国上市?
青岛市发改委有关负责人解释,《规定》的出台表明国家希望优质企业在国内上市,但境外上市的路并没有完全封死。
相对于香港、新加坡、美国和伦敦这些境外资本市场,韩国目前在争夺中国优质企业资源方面仍有优势。实际上韩交所手中握有两张牌,这两张牌有望帮助韩交所打破目前中国企业境外上市的观望局面。
韩交所的第一张牌是上市的低成本,比较一致的看法是,上市费用方面,深圳中小企业板的平均发行成本为400万元-450万元,占总筹资额的4%-8%;香港创业板为10%-15%;纳斯达克是中小企业板的3-4倍,纽交所与其相当,韩国仅为香港的一半。
而且,韩交所的流动性很好。去年,韩交所总交易额为9022亿美元,在世界交易所联盟会员国中名列第9位。此外,上市周期短,无需经过韩国政府审批,企业的时间成本低于其他资本市场。
在青岛访问期间,玉致章透露,今年将有一家中国企业成功登陆韩交所。目前,中国已有10家境内企业与韩交所签订了上市协议,其中4家已签订了上市合同。韩交所的目标是,5年后中国企业赴韩上市突破100家。
在目前政策形势下,玉致章如此有信心还有另外的原因。青岛市发改委有关负责人透露,今年三四月份,韩交所和中国证监会签订了一个协议,"从法律方面打通了中国企业到韩国上市的通道"。
这可能是韩交所的另一张牌。
实际上,韩交所为完成目标,对青岛市也有承诺。2005年10月,韩交所和青岛市发改委签订了一项合作协议,其中就提到要给予青岛企业特别优惠,包括进一步"简化上市手续,降低上市费用等"。
来源:21世纪经济报道 蒋培宇 2006-8-18
编辑:中国中小商业企业协会信息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