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务  创新  协作  规范   |

《中国金融产品和服务报告2006》显示三类金融产品创新成绩突出



  记者栾笑语报道:中国社会科学院金融研究所发布的一份反映我国金融业发展的年度分析报告————《中国金融产品和服务报告2006》日前出版,《报告》主旨在于全面总结过去一年我国金融体系中推出的新的金融产品和金融服务。《报告》认为,我国的金融产品创新,近年获得稳定的发展。其中,非政府债券、资产支持证券、私募性质的理财产品等三类金融产品尤为突出。这是记者在由兴业银行和中国社会科学院金融研究所共同主办的“金融创新高层论坛”上获悉的。

  《报告》指出,从近几年金融产品的发展来看,我国的金融创新具有非常鲜明的两大特点:第一,在权限无交叉领域,金融创新相对滞缓,但金融创新也取得了一定成绩,如,目前在银行间市场占据重要位置的央行票据就几乎是中国独有的金融创新产品;第二,在权限交叉领域,由于主管部门间以及主管部门下辖的机构间存在较为激烈的竞争,金融创新则相对活跃。

  《报告》认为,短期融资券的推出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极大地推动了我国直接融资、尤其是非金融企业债务融资市场的发展。此外,短期融资券的推出也带动了相关制度的创新。例如,短期融资券的发行实行备案制,从而打破了非金融企业债务融资方面长期存在的过度行政管制;短期融资券的发行还取消了担保,成为真正意义的基于企业信用的债券品种。在多部门监管的格局下,短期融资券还有力地促进了国家发改委主管的企业债的发行。可以看到,2005年企业债的实际发行量几乎比2004年翻了一倍。

  资产支持证券也是去年创新的热点。去年8月,证监会依据《证券法》和《证券公司客户资产管理业务试行办法》,首先推出了中国联通CDMA网络租赁费收益计划。去年4月,人民银行会同银监会制定了《信贷资产证券化试点管理办法》。随后,在去年底和今年初,国家开发银行和建设银行分别发行了开元一期(ABS)和建元一期(MBS)证券。

  我国的理财领域一向被基金、信托公司的资金信托和证券公司的委托理财所占据。与以往不同的是,商业银行开发的理财产品在去年得到了飞速的发展。在货币市场和债券市场具有丰富经验的商业银行凭借其众多的网点和发达的网络信息系统,推出了种类繁多、潜在规模惊人的理财产品。值得注意的是,尽管我国的衍生品市场尚处于起步阶段,但是,银行理财产品中的结构产品已经涉及了几乎所有种类的衍生品,其结构设计日趋精巧。《报告》指出,通过这些产品,商业银行实际上已经可以介入到我国大陆以外的各类金融市场,如债券市场、外汇市场、商品市场乃至股票市场和衍生品市场。

  来源:经济日报 2006年08月15日
  编辑:中国中小商业企业协会信息部

主办单位:中国中小商业企业协会 技术支持:北京农商互联科技有限公司
地址:北京市石景山区石景山路甲18号院 联系电话:010-82036381 82036388 82030467 (同传真) 邮 箱:zxsx@zxsx.org
京公安网备案号: 11010202010464 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06029898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