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务  创新  协作  规范   |

英国《金融时报》:“中国制造”涨价了



  中国出口产品的生产,投入成本显然在上涨,去年制造业工人的工资以平均14%的速度增加。原材料和中间产品的成本也在上升,政府正在逐步放开对水电和燃料价格的控制。

  这一切让出口商必须做出选择:要么减少利润,要么提高价格。

  事实证明,这两种情况都存在。例如,从2000年到2005年,电子产品部门的税前利润减少了一半。此外,出口数据也证明,今年中国制造商纷纷对出口产品提价。英格兰银行行长默文·金上月指出,“中国制造”出口产品价格存在着上升压力。

  目前,中国年消费物价上涨率维持在1.4%左右。高盛公司预计,到2006年底这一数字将上升到3%。公司认为,假如这种物价上涨也反映在中国的出口产品上,那么它将使美国的通货膨胀率增加25个基点。如果到2006年年底,人民币升值4%,其他亚洲国家的货币升值2%,那么到2007年底美国的通货膨胀率将进一步增加30个基点。

  这些都反映出严重的通货膨胀风险,但同时也存在着使通货膨胀压力减轻的因素。

  来源:经济参考报2006年07月17日
  编辑:中国中小商业企业协会信息部

主办单位:中国中小商业企业协会 技术支持:北京农商互联科技有限公司
地址:北京市石景山区石景山路甲18号院 联系电话:010-82036381 82036388 82030467 (同传真) 邮 箱:zxsx@zxsx.org
京公安网备案号: 11010202010464 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06029898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