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务  创新  协作  规范   |

巴基斯坦国民经济的中小工业企业



  巴基斯坦中小工业企业数量众多,他们为巴社会创造财富和吸纳就业做出了巨大贡献,在巴国民经济发展中起着不可低估的作用。可以说,巴基斯坦的经济主要由中小企业构成。
  一、中小企业在巴经济发展中的作用
  巴基斯坦经济处于过渡期,面临着加速经济增长、创造更多就业机会和遏制贫困等多方面的挑战和压力。巴中小企业在巴国家经济增长中起着引擎作用,鼓励和促进中小企业成长和发展对于巴基斯坦经济可持续发展意义重大。
  巴基斯坦各方对中小企业(Small and Medium Enterprises,简称:SMEs)的定义不完全一致。巴政府部门对巴境内中小企业的界定是:生产性固定资产(不含土地和厂房)投资在200万至4000万卢比之间,雇工人数超过10人,但在99人(含)之内。其中生产资料投资在200至2000万之间,雇工人数在10至35人之间的为小型企业;佣工人数36至99人,生产性固定资产投资在2000万至4000万卢比之间的属中型企业。
  根据粗略估计,全巴基斯坦目前总共约有320万家中小企业,其中雇工人数不超过100人的小企业占工业领域内所有私营企业总数的95%以上,他们吸纳的就业占全巴非农业劳动人口的80%还多,每年对GDP所做的贡献超过40%,2004 - 05财年中来自中小企业的出口额达到1400亿卢比,占国家制成品出口总额的25%,他们在高附加值生产方面也表现卓越,其产值占全国高附加值生产总值的35%。
  中小企业对发展巴农村和不发达地区区域经济,平衡社会收入分配等也起到了积极有益作用,此外还为开发和更新行业内工人及企业家技术和管理水平提供了训练平台,并在国民经济中对大型和特大型企业的发展起到巨大补充作用。与大型制造业相比,他们还更加直接使造益于老百姓。

  二、巴基斯坦中小企业的自身处境
  中小工业企业对巴经济和社会发展贡献巨大众所周知,但他们在自身发展中面临的诸多问题和难题也都是有目共睹和受到广泛关注的,主要体现在基本基础设施、融资、市场营销等方面。中小企业融资能力差,缺少经验、先进技术、信息和必要的咨询服务、以及国家良好的政策环境。特别在融资方面,对比大型企业,他们受到的对待悬殊巨大,如中小企业从国家正式金融机构实际可获得信贷仅占国家信贷总额的12%。由于大部分企业技术现代化程度、管理水平和生产效率低下,无力扩大生产规模和使生产多元化,不断上涨的原材料价格又迫使他们支付高额生产成本,加之产品的市场营销能力低,抵御风险能力差,巴基斯坦的中小企业整体上生存环境恶劣、处境艰难,他们当中的不少企业遭受失败、倒闭的厄运,主要缘于这些原因。
  上述诸多难题中,融资困难是中小企业面临的首要问题。由于中小企业有高风险的一面,商业银行和租赁公司对向他们融资感觉不舒服,限制多多。在评估、办理支付和做小额贷款建议书方面的高额管理成本是阻碍银行资金通畅流向中小企业的另一个因素。即便申请手续齐全,大部分银行也只满足中小企业正常经营中的流动资金需求,对用于固定资产投资的中长期贷款申请,不管是什么情况,一般均会拒绝。
  抵押或担保是阻碍中小企业获得银行贷款的另一个问题。巴政府最近针对中小企业的困难做了一些政策修订和调整,使中小企业在某些方面处境有些缓解,但根本的问题并没有得到解决。如,根据巴基斯坦国家银行(央行)对中小企业的定义和规定,凡制造业行业雇工人数不超过250人,拥有固定资产1亿卢比以内,营业额不超过3亿卢比;贸易和服务行业雇员不超过50人,固定资产不超过5000万卢比,营业额也是3亿卢比之内,均有权获得无需抵押的300万卢比的贷款便利。尽管如此,对这样的小额贷款,企业也仍然很难独立从银行系统中贷出,除非安排群保。
  所谓群保,是指由25~40家中小企业组成互利的担保联合体,他们通过共同出资建立相互担保基金,为联合体内单个成员向银行借贷提供担保。
  为解决中小企业资金来源困难的问题,巴政府于2002年成立了专门的中小企业银行,但政府方面并没有将如何解决担保和指导企业完成银行可接受的商业计划等具体问题提交到中小企业银行去加以考虑和落实。

  三、巴基斯坦中小企业发展署的职能和作用
  巴基斯坦中小企业发展署(The Small and Medium Enterprises Development Authority,简称SMEDA)是一个下属于巴工业生产部的专事中小企业事务的相对独力机构,建立于1998年10月。巴基斯坦政府建立中小企业发展署的宗旨在于通过该机构对经济中的中小企业的成长和发展进行扶持,协助发展中的中小企业应对各种挑战。中小企业发展署不仅是一个向中小企业提供服务的机构,还应起到政府的中小企业事务政策顾问的作用。巴政府赋予中小企业发展署的职能是:
  • 制定鼓励中小企业发展的政策,在与中小企业有关的财政和货币事务方面向政府进行建议;
  • 寻找和确认以供求缺口为基础的商业机会;
  • 建立并维持一个为中小企业服务的关于机构和供货商的数据库;
  • 安排对有关方面的研究;
  • 为中小企业获得融资创造方便条件;
  • 通过举办研讨会、学术讨论会以及实施培训计划的途径为中小企业参与与国际化有关的WTO和其它事务提供便利;
  • 向中小企业提供分行业的商务发展服务;
  • 协助中小企业为他们的产品和加工服务获得国际证书(如:UL、CE、DIN、JIS、ASME、KS等)
  • 通过为中小企业协会、商会建立与联邦和省级政府的联系,为发展和强化中小企业协会、商会的作用提供便利;
  • 通过外来援助计划和项目促进中小企业发展。
  中小企业发展署坚持按照政府指令和通过合理渠道实现既定目标,对可影响中小企业发展的国际趋势和国家政策以及其它宏观经济因素进行综合分析,以逐步创建一个对中小企业有利的商业环境。同时,与农业、渔业、纺织、家庭手工织布、运输、皮革、石料、地毯和轻工业等行业密切合作,这样的合作可以是单个进行,也可以以集体形式运作,以向中小工业提供积极有效的融资、技术、管理和营销方面的服务。
  中小企业发展署设有董事会,成员由12人组成,其中来自政府部门的6人,分别为工业生产部部长、工业生产部秘书、商业部秘书、财政部秘书、中小企业发展署首席执行官;另外6名成员来自私营企业代表。
  可以说,建立中小企业发展署和中小企业银行是政府为扶持和促进中小企业发展的一项主动举措。中小企业发展署和中小企业银行的作用将会使中小企业明显受益,并让那些想要创办小工业企业的人们看到光明前景。

  四、巴政府扶植中小企业的政策和举措
  几年来巴基斯坦政府对鼓励和促进中小企业的成长和发展给予了专门关注,做了大量工作,它们包括:对政府的每一个部门和每一项政策或规定中的有关细节进行认真研究、检验,如是正确的,则加以倡导和推行;制度上,通过在有关者之间建立联网或直接在中小企业云集区域建设发展项目的方式对中小企业提供支持,如建立训练机构,建设共同的便利设施或中心,设立装备有先进技术的示范工厂,在国际金融机构帮助下进行某些特定工业行业的技术更新,并制定和实施以此为目的的资金计划;早些时候,巴基斯坦工业生产部还建立了一工作小组,用科学手段分析、研究中小企业发展面临的问题(归纳为:1、商务环境;2、融资通道;3、使用资源和服务便利;4、中小企业界定、评估和监控机制等),以作为进一步完善政策的基础和依据。
  巴政府正在实施的政策举措和项目或有关做法有:
  (一)即将出台新政策
  针对现有政策环境不能够完全适合巴基斯坦中小企业成长和发展的现状,巴政府早已允诺制定鼓励和促进中小企业发展的新政策。该新政策从2004年开始酝酿和运作,新政策草案已由巴工业生产部提交内阁,等待讨论和批准。
  据透露,即将出台的新的巴基斯坦中小企业政策将有助于在巴基斯坦经济中创建一个对中小企业发展有利的商业环境和发展空间,消除不适宜的政策障碍,具体包括:
  • 巴政府在促进中小企业发展中的角色和作用定位为“提供便利”,而不是“提供补贴”;
  • 为中小企业创造更多进入正式融资渠道的便利,包括为资本投资进行贷款,进行应对繁杂贷款申请文件和银行技术要求的能力建设(以使他们的申请能为银行所接受);
  •、通过由政府向可为中小企业提供融资服务的境内金融机构提供协助的方式强化他们对中小企业的服务;
  • 敦促和协助中小企业银行进行有关改革,使其可持续地向中小企业提供资金支持;
  • 政府设立有关专项基金;
  • 改善对中小企业的支持机制,有利于中小企业在巴基斯坦更加便利享用各种资源,包括业务开发服务、合格的人才资源和技术支持等,以提高他们生产效率和更多创造就业机会的能力;
  • 政府不支持那些对环境造成污染的和鼓励使用童工等对社会造成负面影响的投资活动;
  • 设立中小工业企业对外贸易公司,共同开发国际市场贸易;
  • 在价格公道、合同条款合理等前提条件下政府积极支持中小企业承揽政府采购和相关服务项目;
  • 确定合理和协调的关于界定巴境内微型、小型、中型和大型企业的定义。并建立完整的机制,使中小企业的发展和向中小企业提供有效支持的行动得到监控。
  (二)建立产业信息网(Industrial Information Network – IIN)
  由联合国工发组织构思,巴政府信息技术和通信部提供资金,中小企业发展署实施技术支持和进行实质性运行,巴基斯坦于2005年6月开通了第一个作为商务信息接入口和商务对商务(business - to - business)的产业信息网(www.iin.com.pk ),它为中小企业降低生产成本、提高生产效力、减少市场营销时间提供高质量和有价值的服务,为中小企业应对现今和未来国际范围内信息挑战提供直接帮助。该工业信息网在最先3年内仅服务于纺织和皮革业,此后将扩大或延伸到奶业、珠宝、大理石和花岗岩采集加工等行业。该信息网正在成为巴国内商务信息的产生、交换和传播的最大资源平台。
  巴政府称,对该产业信息网的开发仅仅是第一步,主要的挑战还在于将使它与各方有效相通(communicated)和进入市场(marketed)。
  (三)实施产业支持计划(Industrial Support Program)
  针对中小企业缺少管理和技术专长的问题,政府正在通过在一些地区加强举办经常性的培训班的方式得到解决。这样的培训班通常由中小企业发展署、出口促进局和各工商会提供赞助和支持,对受训者实行免费或分期支付方式。不久以前,亚洲开发银行承诺要为实施这样的计划提供赞助。
  此外,中小工业发展署和日本国际协力事业团(JICA)已在巴基斯坦推出一项产业支持计划,主要是在日本专家帮助下向大多数重要行业企业提供技术支持和协助。作为先期行动,首先解决向巴国民经济最重要的产业 - 纺织业提供现代技术、方法和有效管理体制,以使其较好应对世界贸易组织纺织品后配额机制时代的挑战。日方已派出5名纺织专家作为高级自愿者在巴工作。他们分别在拉合尔和卡拉奇设立基地,采取走出去和请进来的方式培训巴技术和管理人员。
  (四)鼓励集群发展(Cluster Development)
  鼓励中小企业按行业类别集群设置,被认为不仅有利于安排小企业相互联合运作融资所需的担保,还可通过联合体促进联合营销、仓储和进行相应的单个企业不可及的生产商业活动或尝试等来克服个体弱势,发挥群体优势,改善中小企业的整体经营,达到共同发展目的。中小企业集群设置、联合发展的好处明显,巴基斯坦政府已联合联合国工发组织,在进行了可行性研究基础上制定了相应计划,并已付诸实施。
  于2001年先期开始的一个项目,包含了5个专业/行业方面的尝试,它们是位于卡拉奇Korangi的皮革和皮革制品生产加工集群、卡拉奇Saddar的珠宝首饰集群、拉合尔的成衣业集群、古吉拉特的风扇制造集群、瓦兹拉巴德(Wazirabad)的餐具生产集群。所有这些集群均以工业区形式设置,定位于出口外向型。
  上述尝试取得了成功,此后巴政府曾在2003年的贸易政策中正式宣布,将鼓励中小企业集群发展作为政府扶持中小企业发展的一项举措。
  (五)其它在研究或实施的举措
  1、其它解决中小企业融资难问题的探讨,如:其一,由政府单独或与私人投资者联合建立贷款担保基金,向有能力的中小企业提供融资担保,可以采取以贷款担保基金为后盾开具以贷款银行为受益人的信用证的方式,向每一笔贷款提供担保,贷款担保基金会自然也可向借款企业收取合理费用;其二,鼓励由巴一个本土企业单独或与一国际性或外资金融机构联合对某一中小企业融资担保计划进行支持。亚行在巴基斯坦已经开始了这方面运作;其三,由伊斯兰投资和出口信用保险合作公司(Islamic Cooperation for the Insurance of Investment and Export Credit,简称ICIEC)发起的为巴基斯坦中小企业获得银行融资提供保险的行动,又是一种有效解决担保的途径,它有待于政府批准。政府专为制定中小企业政策建立的工作小组正在关注此事项;其四,为了使中小企业免遭繁琐的贷款文件和高额贷款成本困扰,政府在研究如何使贷款程序简单化。
  2、巴政府已在对中小企业参与大型制造业的分包进行一些安排,这样的安排可使中小企业有可能借以使用大型制造企业的设备和仓库等设施,省去他们一部分用于固定资产的投资,大量减少他们的资金压力,起到对中小企业发展进行扶持的作用。目前,在纺织、工程、制鞋、体育用品和医疗器械等行业可以见到这样的分包合作,但在总体上全巴现仅有25%中小企业受益于这样的安排。巴政府允诺将会为中小企业创造更多的分包机会。
  3、为促进中小企业的发展,有提议认为,在各种收费方面给予他们不同于一般企业的足够宽松的待遇也是至关重要的,特别是在基础设施服务方面,以使对他们的公用事业服务和技术劳动力的供给得到保障和不被中断。
  4、巴基斯坦需要溶入世界经济,因此促使产品占全巴出口总额近30%的中小企业全力加强质量控制和管理和提高他们的可供出口商品的附加值也是不能被忽视的。巴政府出口促进局和各贸易团体在组团参加各种国际展览/博览会时通常会考虑最大限度地给予中小企业家参与机会,让他们充分见识国际潮流、产品的质量标准要求以及在世界工业领域中流行的新技术,使他们能够向国家更多地提供在国际市场具有极强竞争力的产品。

   五、巴基斯坦中小企业与中巴经贸合作
  由于中巴友好和相邻的地缘关系以及两国经济的互补性,巴基斯坦中小企业与我国企业有着广泛经贸合作,特别在制造业领域,大量中小企业的技术、用于组装的散件、原材料等供货来自我国,有的中小企业与我国某些企业有着合资合作关系。
  随着改革开放诞生和发展起来的我国广大中小民营企业已成为我国国民经济的有力补充,穆沙拉夫总统和巴政府看到了我国中小民营企业的在经济发展中的作用和作为,寄希望于他们来巴开展合资合作,为活跃巴基斯坦经济和进一步推动两国经贸合作做贡献。穆沙拉夫总统本人多次利用访华机会在华亲自开展招商引资活动。吸引我国大量中小民营企业来巴投资办厂已成为巴政府发展中巴两国经贸合作的一个原则和方向。
  巴基斯坦规模庞大的中小企业大军自然是与我国中小民营企业开展经贸往来和互利合作的主体对象。中巴两国中小民营企业间的合作潜力巨大。
  但有鉴于巴基斯坦中小企业情况复杂,能力参差不齐,我国企业与他们之间的合资合作应经过充分可行性调查研究,选择有实力和可靠的合作伙伴。
  
  来源:商务部驻巴基斯坦使馆经商处胡远腾 
  编辑:中国中小商业企业协会信息部

主办单位:中国中小商业企业协会 技术支持:北京农商互联科技有限公司
地址:北京市石景山区石景山路甲18号院 联系电话:010-82036381 82036388 82030467 (同传真) 邮 箱:zxsx@zxsx.org
京公安网备案号: 11010202010464 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06029898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