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株潭:成为区域发展“引擎”
“交通同环、电力同网、金融同城、信息同享、环境同治”,随着长沙、株洲、湘潭三市一体化进程提速,长株潭已成为湖南省“十五”以来经济活跃、发展水平高、投资效益好的地区。由于三市工业互补性进一步增强,加上10大重点项目的提升,长株潭作为区域经济的“引擎”对全省经济形成的巨大驱动能力日益彰显。
据湖南省统计局统计,今年全省一季度全部工业增加值达到570.3亿元,比去年同期增长16.4%,工业增加值总量居全国第16位;规模工业实现增加值403.07亿元,增长20%。全省规模工业企业实现主营业务收入1105.49亿元,实现利润40.9亿元,长株潭地区的规模工业利润总额已接近全省的一半,一季度共实现主营业务收入400.6亿元,实现利润18.9亿元,利润增长幅度高于全省平均水平8.4个百分点。
目前,长株潭之间、长株潭与周边相邻城市全部实现了高速公路连接;长株潭城乡电网改造工程基本完成;一体化金融电子网络基本形成,居民储蓄存款三市通存通兑,电子联行异地转账实现当日通;以光缆为主覆盖长株潭城乡的传输网络已建成,劳动和社会保障、远程教育等信息化工程均由长株潭起步向全省推广。
与此同时,三市优势产业的跨市并购重组与联合也在进行中。以长沙为重点的工程机械、汽车及电子信息,以株洲为重点的轨道交通装备、有色冶金及陶瓷,以湘潭为重点的机电、钢铁等产业集群效果显著。有关专家根据联合国工发组织推荐使用的结构相似系数计算,长沙与株洲、长沙与湘潭、株洲与湘潭的结构相似系数分别为0.409、0.248和0.245,总体来看结构相似程度低,产业优势明显,互补性进一步增强。“十五”期间,全省规模工业完成增加值主要集中在烟草、钢铁、电力、化工、有色金属、建材、交通运输设备、农副食品加工、专用设备制造、石油加工等10大行业。长株潭地区在“十五”期间,三市装备工业增加值占全省65%、电子信息占90%、钢铁有色金属占40%、生物医药占55%,一批专业化园区得到扶持,长株潭“先进制造业中心”的产业形象初步形成。
据了解,“十一五”期间,长株潭在推进产业集群发展的同时,还将开发建设长株潭城市轻轨、三市环城高速、湘江长沙综合枢纽及株洲航电枢纽、湘江生态风光带、长株潭生活垃圾焚烧厂等一大批重点项目。
来源:经济日报 记者罗霄2006年07月13日
编辑:中国中小商业企业协会信息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