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启动“千亿融资计划”
6月下旬,国内证券市场恢复新股发行后,随着"IPO第一单"--大同煤业挂牌上市的锣声在上海证券交易所交易大厅敲响,山西省"十一五"资本市场"千亿融资计划"正式启动。
"十一五"是山西省发展的关键时期和黄金时期,建设全国新型能源和工业基地,需要完成大约16000亿元的固定资产投资。如此大规模的资金投入,除了地方财政自筹,国有、民营企业自有资金以及国家、地方金融机构支持外,充分发挥和利用本省产业资源优势,加快区域资本市场发展,通过境内外资本市场多渠道、多方式筹集国际、国内资本,扩大直接融资规模,也是一条必不可少的重要渠道。
据了解,加上刚刚发行上市的大同煤业,目前山西省已有24家公司分别在上海、深圳、香港证券交易所挂牌上市,在国内资本市场已形成具有较强竞争优势和产业优势的"山西能源板块",山西全省累计从证券市场筹资173亿元。与东部发达省市和中部六省相比,山西省上市企业数量较少,直接融资总量规模小,资本市场有价证券及投资占资金运用总量的比重远远低于全国平均水平;资本市场融资方式比较单一,尤其是利用境外资本市场滞后,民营企业和高新技术产业、现代服务业利用资本市场融资更显不足。山西区域资本市场发展的不足,从另一个方面也说明山西还有相当多的优质资产未能进入资本市场领域,加快区域资本市场发展有着广阔空间和巨大潜力。据山西省企业上市办人员介绍,山西"千亿融资计划"的总体思路和目标是:到2010年底,实现全省上市公司100家左右,资本市场直接融资规模达1000亿元,直接融资比例达到20%,并以此为基数,通过银证合作,放大2至3倍,最终发展形成3000亿元左右的投资规模。
"千亿融资计划"显示:在境外证券市场平台上,"十一五"期间山西省将推动15家左右以能源类企业为主的资产规模大、盈利条件好的企业或企业集团,通过境外主板市场直接上市募集资金,或由目前部分国内已经上市的公司以增发H股的方式募集境外资金;推动25家以能源类企业和高新技术企业为主的中小企业,通过发行红筹股、反向收购等方式实现境外创业板市场的直接或间接上市,总共募集资金380亿元。
在国内证券市场平台上,"十一五"期间,山西省将推动15家左右资产规模大、盈利状况好的大中型企业及企业集团在国内A股主板市场首发上市;推动25家中小型企业集团和科技含量较高的中小企业在国内中小企业板上市;利用今后国内证券市场再融资条件进一步放宽的机会,快速推动14至16家符合再融资条件的上市公司再融资;利用能源性、战略性的大型国有企业较易通过发行债券审批的条件,积极推动企业发行债券融资,有效利用社会资金;积极开展对盈利水平持续下降并失去再融资资格的上市公司资产重组,使其尽快恢复再融资资格,共募集资金420亿元。
在产业基金等创新性平台上,山西省将在"十一五"期间重点推动"中国煤焦基金"、"山西能源基地建设产业投资基金"的设立和运作,对山西全省煤、焦、电以及其他新型能源进行有效的整合与开发;鼓励支持重大基础设施建设项目,如高速公路建设、铁路建设、电力企业等进行BOT、BLT、BT和TOT方式融资,总共募集资金250亿元。
来源:中国经济时报 记者 曹英2006年07月07日
编辑:中国中小商业企业协会信息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