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务  创新  协作  规范   |

浙江:温州施行“扶大弃小”土地政策



  紧锣密鼓实施“腾笼换鸟”战略的温州,再次“收紧”中小企业用地。早报记者昨天从温州市经贸委获悉,该市政府常务会议已原则审议通过《关于加快推进标准厂房建设管理的若干意见》。根据该《意见》,今后该市用地大部分将用于建设标准厂房,对投资额1000万元以下的中小企业原则上只供房不供地。

  按照温州市市委书记王建满“腾笼换鸟”的思路,该市近年“另辟蹊径”实施招商引资“一号工程”和“12345”工程,各种资源要素向“高、大、强、优”产业和企业倾斜,其目标是破解产业“低、小、散”的困局、迅速提升产业结构和产业能级。不过,上述曾引发争议的发展模式越来越受制于土地资源“瓶颈”———据统计,温州人均耕地面积仅0.32亩,居浙江全省末位,而由于经济发展迅速,该市每年土地需求量达7.5万亩。

  “推进标准厂房建设,鼓励建多层厂房‘向空中要地’,是应对土地资源紧缺难题的举措之一。”温州市经贸委投资处人士对早报记者说。该市市委书记王建满则将标准厂房建设看作“推进工业发展的一件大事、要事,是调整优化结构、破解用地制约、培育产业集群的重要载体”。

  该《意见》主要内容包括:新建标准厂房规模一般在50亩以上,单体建筑占地面积一般不低于1000平方米;严格控制单层厂房,除有特殊要求的产业外,轻型加工业标准厂房的层数原则上不低于四层;凡现有厂区容积率未达到要求的企业,今后一律不再新供土地;对投资额在1000万元以下的企业原则上只供房不供地等。上述经贸委人士说,以前温州工业用地很少用于标准厂房的建设。今后,新增工业用地指标中“大部分”将用于建设标准厂房,以满足中小企业的需要,其他用地指标向外企、大企业集团倾斜。

  “限小”的同时是“扶大”。本月初,温州市经贸委圈定强强集团有限公司等3家企业作为该市首批“整合重组试点企业”,力助同行企业组建“航母”,并承诺在土地、技术、融资等方面给予支持协助。据悉,试点企业的重组经验,将为下一步政府制定相关政策提供依据。

  根据温州市2005年出台的“12345工程”,该市计划用3年时间,力争引进世界500强企业10家,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占工业增加值比重20%以上,拥有销售产值超10亿元的大企业大集团30家以上,拥有中国名牌、中国驰名商标40个以上,工业总产值达5000亿元以上。

  来源:东方早报2006年07月03日
  编辑:中国中小商业企业协会信息部

主办单位:中国中小商业企业协会 技术支持:北京农商互联科技有限公司
地址:北京市石景山区石景山路甲18号院 联系电话:010-82036381 82036388 82030467 (同传真) 邮 箱:zxsx@zxsx.org
京公安网备案号: 11010202010464 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06029898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