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务  创新  协作  规范   |

法国名牌巧克力进军中国“三部曲”



  6月的一天,记者来到黛堡嘉莱(Debauve et Gallais)巧克力商的巴黎销售店,在宽敞的接待室内采访了该公司总经理、现年47岁的黛堡嘉莱第七代传人贝尔纳·普桑。
  采访从公司的历史发展开始。普桑介绍说,黛堡嘉莱是法国最古老、最著名的皇室巧克力品牌。创始人黛堡先生原是路易十六的御用药剂师,曾经研制成功可可含量高达99%的纯黑“健康巧克力”。随后,在同是药剂师的外甥嘉莱的帮助

下,缔造了黛堡嘉莱品牌。1800年,黛堡在法国创建了他的第一家巧克力商店。其富有创意的加工方法和无可挑剔的品质很快就声名远扬,他们生产的巧克力被视为经典之作,不仅受到了路易十八、查尔十世和路易菲力普等历代皇室的喜爱,也受到了医学界、美食界的广泛赞誉。两百多年来,黛堡嘉莱一直坚持纯手工制作,从原材料的采购到加工程序始终保持传统工艺,在西方国家颇具盛名。

  普桑介绍说,法式巧克力的工艺精致、多样、细腻且考究,在巧克力世界堪称经典之作。手工制作的巧克力不同于工业化生产,其可可含量一般不低于72%,比例高的达到80%至99%,这种巧克力的苦与黑将可可豆的原有特质完美地保留并展现出来,食用有利于健康。

  普桑请记者品尝黛堡嘉莱巧克力。

  他说,品尝时,先把巧克力放入嘴里,含上四五秒钟,等巧克力化了之后再慢慢嚼食。这样,可以品尝出丰富的层次。

  记者如法品味,吃起来真是芳香浓郁,余味深长。

  “黛堡嘉莱生产多少品种的巧克力?”记者不禁好奇地问。“目前,我们能够生产2000多个品种,轮流与消费者见面。在巴黎的两家商店里,销售上百个品种。黛堡嘉莱巧克力的年产量为100多吨,平均每个员工生产1吨。我们并不固守传统,因为一成不变难以持续发展,创新才有天地。”他的回答得倒是干脆。记者看到,在40平方米的店铺里,各种巧克力琳琅满目,蜂蜜味、杏仁味、香草味、朗姆酒味、葡萄味、草霉味等巧克力品种,一应俱全,形状各异,甚至还有以中国姜制成的姜味巧克力,难怪顾客盈门。

  在谈到在中国市场的发展蓝图时,普桑透露他的“三部曲”:设店销售,就地生产,种植可可。他说,两年多来,他去过中国6次,目的就是了解中国文化,结识中国朋友。去年,他投资30万欧元,建立了南京黛堡嘉莱食品有限公司,并开设了一个销售柜台。在北京,他投资了30万美元,与中方4个投资人合作筹划开设一家专卖店,目前店址尚在选择之中,今年11月将正式开业。此外,他还准备在上海再开设一家店。

  他说,开设销售店只是迈出了第一步,目的是让中国消费者了解黛堡嘉莱巧克力。但是,在中国销售法国生产的巧克力价格不菲,一是巧克力的主要原料可可价格较高,二是产品从法国运往中国,航空运输费用大,三是需要缴纳进口关税,因而必须跨出就地生产的第二步。但是,建厂的年产量须达到百吨以上,这样才能产生效益。作为第三步,他考虑将在海南建立可可种植园,以满足可可供不应求的局面。他说,他去过海南考察,那里有发展可可种植的广阔天地。当然,走完这三步,尚须时日,仅种植可可就要等上四五年后才能收获果实。

  普桑告诉记者,这一两年,法国中小企业掀起了进军中国市场的热潮。如今他不仅要为自己的巧克力奔波,而且也要为促进中法中小企业合作而操劳。他说,他正积极为中国企业培养生产肥鹅肝的技术人员一事牵线搭桥,同时也在为中国肠衣出口法国穿针引线。

  来源: 经济日报驻巴黎记者 陈志萱 2006年06月23日
  编辑:中国中小商业企业协会信息部

主办单位:中国中小商业企业协会 技术支持:北京农商互联科技有限公司
地址:北京市石景山区石景山路甲18号院 联系电话:010-82036381 82036388 82030467 (同传真) 邮 箱:zxsx@zxsx.org
京公安网备案号: 11010202010464 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06029898号-1